1953年2月18日,毛澤東主席在時任公安部長羅瑞卿、時任中共中南局第三書記鄧子恢、時任湖北省委書記李先念等同志的陪同下,游歷了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蒞臨武漢。 武漢,是新中國成立后,除北京之外,毛主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早在青年時期,毛主席就先后8次到過武漢。 毛澤東主席為何如此鐘情武漢呢? 武漢對于毛澤東而言,既是生命中最柔軟的情感之所系,也是革命思想逐漸成熟之所在。 在武漢都府堤路上,依次坐落著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舊居等紅色遺址。 1926年11月,毛澤東到武漢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不久,楊開慧和母親,還有兒子岸英、岸青也來了。此前,毛澤東為革命東奔西走,與家人聚少離多。沒想到,他們一家在這里得以團聚了八個月之久。 武漢不僅是中國近代化的先行者之一,更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都。武漢在毛澤東的革命生涯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革命遭遇失敗。 8月7日,在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刻,中共中央在漢口鄱陽街139號召開八七會議。這次會議中,毛澤東第一次公開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 毛澤東的家鄉(xiāng)湖南毗鄰湖北,兩地同屬楚文化。 毛澤東尤其喜愛楚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曾為其賦詩《七絕·屈原》。 在東湖風景區(qū)磨山北麓的楚文化游覽區(qū),有一座“離騷碑",碑文《離騷》是毛澤東1913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用楷書手抄的。 毛澤東將對楚文化的喜愛推而廣之,把湖南、湖北當做一家。 一次,毛澤東視察官廳水庫,和勞動者們促膝談心時聽到一個熟悉的湖北口音,就快步走過去,深情地詢問那名工人是哪里人。 得知是湖北人后,毛澤東握著那名工人的手說:湖北湖南人,那是一家子親。 毛澤東一生中有許多愛好,游泳就是其中之一。少年時,他曾到湘江游泳,寫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詩句。 1956年5月31日,63歲的毛澤東首次在武漢橫渡長江。此后四天,他又連著游了三次。 從此,毛澤東每到武漢,只要天氣允許,都要到長江游泳。據(jù)記載,從1956年到1966年,毛澤東在武漢先后17次暢游長江。 無論是在尋求革命真理的道路上,還是個人情感方面,武漢這座城市,都深深地融入到了毛澤東的生命之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