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著眼下黃金價格大漲,濟南的張女士想著把家里的幾件金飾進行以舊換新,可拿到金店檢測時卻被告知,一條十幾年前購買的金項鏈居然是假的。戴了十幾年的項鏈,發(fā)票、質量保證單都在,手續(xù)齊全,卻被告知是假的,張女士趕緊去到當初購買項鏈的世紀緣珠寶店,在這里店家又進行了二次檢測。
這一測不要緊,店員直接把整條項鏈都熔了,熔完之后大部分呈現灰白色,只有少量呈現金色。但這個時候店家說項鏈上沒有品牌標志,而且燒熔后的重量比標簽重量重了一克,基于這兩個原因,他們認為這條項鏈不是世紀緣珠寶的商品。

重量增加的問題,張女士解釋是在上一家金店熔金時,因為被告知項鏈摻假,她又檢測了一顆黃金豆,黃金豆的純度沒有問題,但混入了燒熔的項鏈中,導致了黃金重量的增加。
店家的另一個理由,張女士無法認可,她認為既然發(fā)票、標簽都不能證明是購買自該品牌,為什么檢測之前不否認是世紀緣的商品?為什么檢測不是部分燒熔,而是整條項鏈全部熔掉?張女士懷疑這是店家故意毀壞證據,當即撥打了市場監(jiān)管部門的投訴電話,但依然沒有結果。

到達世紀緣珠寶(濟南品牌店)后,店員答應幫忙聯系領導,但特派員在店里等了半個多小時,只等來一個400全國客服電話,并沒有負責人出面回應。而對于張女士懷疑的店家在檢測時將項鏈全部熔化,從而導致品牌標志消失,店面工作人員也沒有給出解釋。
由于采訪時店家沒有人出面進行溝通,
張女士選擇將項鏈
送往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
就在采訪當天下午,世紀緣珠寶(濟南品牌店)的相關負責人出面對此事進行了解釋。負責人稱黃金離店后再回來都要進行破壞性檢測,而且張女士的項鏈拿來時就已經被剪成了小段,一切檢測都在監(jiān)控下進行,并給特派員提供了監(jiān)控視頻。
截止發(fā)稿,張女士再次聯系特派員,金項鏈的第三方檢測結果已經出來了,項鏈純度沒問題。這場“真假黃金”的烏龍,可能是她與家人沒有弄清楚才導致了誤會一場。
事情說到這,
小編想到了上個月
淄博的劉女士遇到的類似問題。

新聞鏈接:
淄博丨足金項鏈高溫燒熔后變"石灰渣"?
劉女士在老廟黃金進行以舊換新時被告知金子不純,店家也是以沒有品牌標志為由不認可是自家的商品,最后同樣是經過第三方檢測來驗證了金子的純度。

兩位顧客遇到的維權困境是一樣的,金飾購買時間久遠,一些印刻已經磨損不清,僅憑購買單據很難得到店家的認可。
那作為消費者,
在進行黃金以舊換新時,
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