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學生暑期跑外賣”“下班后打第二份外賣工”十分火熱,不少人希望通過兼職多賺一份錢。然而,福州準大一學生小林向記者反映,他被“套路”了。
小林介紹,7月3日,他看到網(wǎng)上一則騎手招聘信息,前往線下面試后才發(fā)現(xiàn),對方實則是推薦應聘者到線下車行租車,再讓其自行申請眾包跑單,疑似借此賺取車輛租金。
對此,業(yè)內(nèi)人士提醒,個人均可注冊成為眾包騎手,且眾包騎手不屬于任何組織或加盟商,騎手可自行配置符合要求的配送工具。凡是提出“以租代購高價電動車”的,均屬“黑中介”騙局。
市民:
應聘兼職騎手,卻成“租車跑眾包”
今年7月3日,小林為了勤工儉學,在網(wǎng)站上尋找兼職,一則招聘兼職騎手的信息吸引了他。在小林提供的鏈接中,記者看到,招聘公司名為廈門同城美送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稱“同城美送公司”),所招崗位負責同城配送服務,公司提供車輛無需自帶,根據(jù)訂單需求完成貨物配送任務,月薪為7000元至8900元。
小林便在微信上添加了招聘頁面中的招聘人員。對方承諾,這份兼職的工資為日結,日均200~300元,工作時間可自由安排。接下來,對方詢問小林有無電動車,當小林回復沒有,對方稱可以“配車”,并安排他帶上身份證前往福州臺江區(qū)面試,還稱當天即可安排入職。
騎士妙享智行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內(nèi)
當日,小林按約參加線下面試,但面試地點并非同城美送公司,而是騎士妙享智行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稱“騎士妙享公司”)。“面試只是問了問有沒有相關經(jīng)驗,面試通過后就讓我填了一張個人信息表!毙×终f。
面試通過后,對方?jīng)]有和小林簽訂勞動合同,而是讓他簽訂了一份租車合同。合同顯示甲方為騎士妙享公司,電動車租金為699元/月,首月跑滿400單且違規(guī)小于三單可免租金,但后續(xù)續(xù)租仍需支付租金。而對方所說的“安排入職”,實際上只是讓他注冊成為美團眾包騎手。
小林
“跑了兩天后,我覺得不對勁,如果僅僅是送外賣,完全可以自己注冊眾包騎手,哪里還需要面試入職?”
小林找到對方希望退租,卻遭到了拒絕。對方稱,小林當時簽訂的是先用后付協(xié)議,因此車輛租金尚未繳納,在未收到租金的情況下不會辦理退租。但因為小林簽了一個月的租車合同,即使他立馬還車,也要支付699元的租金。
騎士妙享智行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外,停著許多電動車
走訪:
面試先問有沒車 然后就推薦租車
8月8日下午,記者聯(lián)系上了騎士妙享公司的招聘主管,該主管表示曾向小林明確,兼職騎手只需自行下載相關軟件注冊騎手即可,只有應聘全職騎手的才要去外賣平臺站點簽勞動合同。
“我們當時跟他說,如果他想做,但沒有車子,我們就會給介紹租車的渠道,他愿意租就租。而且價格都是透明的,所有價格相關的事情,我們都跟他講清楚了!敝鞴苷f。
關于面試時是否曾談到簽勞動合同,小林否認了主管的說法:“他當時沒說只有全職才簽合同,只讓我先租車!
記者隨后以求職者身份前往位于臺江區(qū)六一中路的騎士妙享公司面試。面試者先問記者有沒有車,記者回答說沒車,對方就推薦記者租車。
記者詢問公司是否會為騎手派單,工作人員說:“不是公司派單,(外賣平臺)上面有單子,看你自己怎么去跑!
工作人員坦言,應聘者可以理解成是入職外賣平臺,而非他們公司。
騎士妙享智行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外
業(yè)內(nèi):
中介“招聘”是套路,小心租車騙局
個人能否申請注冊眾包騎手?記者從一業(yè)內(nèi)人士處了解到,個人均可自主注冊成為眾包騎手,且眾包騎手不屬于任何組織或加盟商,關鍵是要認準官方求職渠道。
該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上述招聘公司所謂的“首月跑滿400單且違規(guī)小于三單可免租金”看似優(yōu)惠,其實新手很難做到違規(guī)小于三單。
該業(yè)內(nèi)人士同時提醒,暑期不少學生想通過兼職鍛煉能力、賺取零花錢,卻需警惕四類高發(fā)騙局:
一是打著“官方招聘騎手”的幌子,引誘求職者辦理高額分期購車;
二是假扮“內(nèi)部人員”,鼓吹通過內(nèi)部注冊渠道或租車可獲得跑單特權;
三是假借“跑單裝備”“電動車保險、GPS”“入職介紹費”等名義收取費用或押金;
四是承諾“跑夠1000單免首月租車費”,但設置極高門檻,新騎手難以達成,且即便不跑單仍需支付租車費。
此外,該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平臺不會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不會授權其他任何機構要求騎手貸款買車,更不會向其推薦電動車分期購的金融產(chǎn)品,騎手可自行配置符合要求的配送工具,凡是提出“以租代購高價電動車”均是“黑中介”騙局。
律師:
招聘騎手實為租車,或構成虛假宣傳
以安排入職外賣騎手為由,實則向應聘者租賃電動車的行為,是否違法呢?記者咨詢了福建律師海都公益團福建閩天律師事務所沈展昌律師。
沈律師指出,根據(jù)《網(wǎng)絡招聘服務管理規(guī)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規(guī)定》《就業(yè)服務與就業(yè)管理規(guī)定》等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發(fā)布招聘信息時,應確保信息真實、合法、有效。若公司在招聘時承諾提供工作崗位,實際上未提供對應崗位,且轉(zhuǎn)而向求職者租賃電動車,或構成虛假宣傳。
沈律師提醒,求職者可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招聘平臺進行投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有權依照《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43條等相關規(guī)定對有關單位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此外,若招聘平臺在收到相關投訴后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致使求職者遭受損害,則平臺需對該公司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
8月8日晚,記者從小林處獲悉,他已經(jīng)搜集了相關證據(jù),準備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