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的二手車
卻發(fā)現(xiàn)出過死人事故
雖無實質性損壞
但心里難受
這車就砸手里了嗎?
買后才知車的“黑歷史”
晦氣不算問題?
2023年2月18日,張先生與某二手車交易公司簽訂《機動車交易合同》,約定該公司將一輛某品牌二手汽車轉讓給張先生,轉讓金額為16.4萬元。公司保證此車無事故、無泡水、無火燒。同年2月20日,張先生通過信用卡分期付款方式向公司支付16.4萬元,雙方辦理了車輛交付及所有權變更登記事宜。
2024年9月,張先生發(fā)現(xiàn)該車曾于2022年11月發(fā)生過交通事故。雖車輛未受損,但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張先生遂訴至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法院,主張以重大誤解為由撤銷《機動車交易合同》,公司退還價款并賠償損失。
張先生認為,案涉二手車發(fā)生過致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即使車輛的性能沒有受到實質性的破壞,但根據(jù)一般社會公眾的認知,車輛的價值及流通性已經(jīng)嚴重貶損,并且直接影響購買者的購買意愿。自己對案涉車輛的真實情況存在重大誤解,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應予以撤銷。購買案涉車輛是基于公司的重大過錯,因此要求公司賠償購買案涉車輛造成的損失。
公司辯稱,其在出售案涉車輛時也并不知道該車輛發(fā)生過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車輛可以正常使用,沒有質量問題,不同意撤銷。
法院:同意撤銷交易合同
公司退還16.4萬購車款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本案中,某公司簽訂合同時曾承諾案涉車輛“無事故”。從二手車行業(yè)標準來看,“無事故”應當解釋為車輛不存在影響正常使用以及基本安全性能的結構性部件損失。案涉車輛確曾發(fā)生過一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而車輛本身未因該事故產(chǎn)生損傷,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事故車”,但該事故確實會對該車輛價值產(chǎn)生影響。某公司在與張先生簽訂合同時,雖然不存在故意隱瞞事實的行為,但其未對車輛進行全面核驗,未盡認真審查義務,基于此形成的不完整車輛信息,是張先生實施購買行為的原因。
而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前述交通事故曾致人死亡,這一事實與張先生關于車輛無事故的認知存在巨大差異。且該事實足以對車輛價值以及張先生購買決策產(chǎn)生重大影響,如果不發(fā)生該錯誤認識張先生就不會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因此,張先生簽訂合同的行為屬于重大誤解。
最終,法院判決撤銷張先生與該二手車交易公司簽訂的《機動車交易合同》;公司向張先生退還購車款16.4萬元,并辦理車輛變更登記手續(xù)。一審宣判后,張先生及公司均未上訴,現(xiàn)已辦理車輛返還、過戶及款項交付事宜。
法官:因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可申請撤銷
本案中,被告作為專門從事二手車銷售的經(jīng)營主體,具備專業(yè)的車輛評估知識、經(jīng)驗和渠道,理應有能力獲取車輛的事故信息,對車輛進行全面細致的核驗,并將信息如實告知張先生。因其未盡審慎核查義務造成的損失,被告應承擔相應責任。
因被告未盡審慎義務,導致車輛的實際情況與張先生的認知存在巨大差異,且該事實足以對車輛價值以及張先生購買決策產(chǎn)生重大影響,如果不發(fā)生該錯誤認識張先生就不會作出購買的意思表示,故張先生簽訂合同的行為屬于重大誤解。重大誤解制度的目的在于平衡“意思自治”與“交易安全”,允許當事人在意思表示存在根本性錯誤時獲得司法救濟。因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可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