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超20元的烤串
到底是在吃點啥?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一博子,一位經常被領導和同事們罵是“做作鬼”的男編輯,沒辦法,做作是我的命運。
講真的,你們已經很久沒見過一博子像去年那樣高頻率去探店推薦了,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遇到了“選題瓶頸”,數據一直都不好,哎,也是,你們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啊~
說起做作你們看我的稿子也應該略有了解,我總是喜歡一些“洋玩意”,像是bistro、刺身、咖啡、lounge bar...一些比較新奇或者是潮流的東西,在這個城市里傳達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今天不完全推薦美食,而是想和大家討論最近在長沙較火的餐飲新潮流——“燒鳥”。
在大眾點評上,燒鳥在本地的話題有1000+的討論,在小紅書上依然熱度不減,就連抖音探店,都經常出現#長沙燒鳥天花板#、#可以換裝的燒鳥食堂#等。
但在我和一位長住日本的朋友交流時,其實在日本當地,燒鳥就是一種很日常的料理,有點像我們長沙的烤串,但縱觀長沙的燒鳥價格,則是沒有低于300的人均,就算開在夜市里的攤位,也沒有低于15元的單價,為什么口味也不太符合長沙人固有的熱辣感,還依舊有人趨之如騖?
日式版的扎實烤串
到底是在吃些什么
說起日料,最先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無非就是些壽司、刺身、和牛。燒鳥這一舶來品類,在長沙的聲量遠不及前幾位。
「燒鳥」一詞沿用「焼き鳥(yakitori)」中的漢字,原本指代用雞肉或雞內臟制成的串燒。發(fā)展至今,那些用豬肉、牛肉或蔬菜為原料,以同樣方式烤制的串燒,在日料文化中被統(tǒng)稱為燒鳥。
本次,一博子去到了長沙幾家熱門的燒鳥店,從人均300的燒鳥專門店到人均50的燒鳥攤,發(fā)現愛這一口的人,并不只是因為口味。
輕社交化的用餐空間
有種安靜的治愈之感
一直以來,飲食作為一種無法替代的現實體驗,由里至外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每種餐飲類別的食材特性、烹飪手法都與就餐形式互相影響著,結合諸多內在因素,形成各式各樣的餐飲空間類型,并發(fā)展出獨特的“儀式感”,甚至形成某種餐飲文化。說起它的用餐方式,相比于昂貴的板前Omakase的嚴肅和精致的儀式感,燒鳥店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獨自一人的年輕人,喜歡坐在板前,一邊可以大口地喝著朝日啤酒,一邊看著主廚烤串,在油脂的滋滋作響,享受一種特有的治愈感。
有的燒鳥店,除了一人食的板前位置,當然也有私密的社交氛圍,那么板前+居酒屋的融合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比如這家開在北辰三角洲的酉兆·炭火燒鳥,店外是木質搭配白墻與綠植。
店內則是較為昭和日式的裝潢,昏暗的燈光搭配著各式浮世繪風格的夸張海報,有點像是日劇里很常見的深夜食堂,帶著醉意的互相碰杯,慵懶地蜷縮在角落,板前的烤串氤氳著煙霧,讓人放松的同時,更帶有一絲電影里的浪漫感。
像是去鶇·燒鳥或者是時今,我則是更享受板前的氛圍。
對出品更加嚴苛的處女座吃貨們或者是精致的都市麗人們則是會選擇坐在板前的位置,不僅能夠和主廚進行一個交談互動,還能夠讓吹毛求疵的處女座和完美主義者能夠第一時間吃到美味。
在燒鳥店里每只雞的部位都是寶
萬物也皆可烤
自由輕松的用餐氛圍、互動式的用餐方式吸引了一些熱愛于記錄生活的人,而新穎又符合長沙人們的口味則是讓年輕人們甘愿買單。
雖說每家店關于烤法和食材都有自己的講究,但菜單其實大差不差,幾乎每家店都能夠吃到一些寶藏部位。
像是咱們一般常吃的雞冠、雞屁股、提燈,或是,像是橫膈膜、雞生蠔、雞脖肉、雞里脊,則是被細分的很清楚,有種庖丁解雞的感覺,每一種的部位的口感都不同,會讓你顛覆對傳統(tǒng)雞肉的認知。
提燈一般都是必點,提燈是雞卵巢以及卵巢內未成熟的雞蛋。因燒烤時,將雞卵巢與未成熟的雞蛋一同串在竹簽上,形似一盞提著的燈籠,故而得名“提燈”。
提燈被咬破那一瞬間,汁水馬上在口腔里面爆開,里面是新鮮的蛋液,營養(yǎng)特別豐富。吃完卵黃再把卵巢一整個咬入口中,極有彈性的肉質在嘴里也是越嚼越香。無論口感還是味道都十分富有層次。
像是時今、閣局居酒屋、鶇·燒鳥的提燈都很在線。
雞皮的口味則是會和中式烤雞皮不同,像川渝那邊的烤雞皮則是更加會更加注重味型,蒜泥、辣椒、各式重口味調料。
而燒鳥類的烤雞皮則是更注重原味,外皮一定要焦,內里則是雞油豐富,更多的是感受食材本身的原味。
如果是在牛肉里較為喜歡西冷部分的食客們則是會喜歡橫膈膜的部位,肉質較為有彈性,咀嚼時又帶有油脂。
如果不太介意“部位”的朋友們,去到燒鳥店,一定要嘗試一下雞尾,就是我們熟知的雞屁股,處理得好就不會有任何異味,口感與風味都讓人很愉悅。
除此之外,在燒鳥店里除了雞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同的食材,像是牛肉和蔬菜,牛肉的話我比較喜歡鶇·燒鳥的烤安格斯,汁水很足,比起牛排多了一些復雜的風味,蔬菜的話更是有些像是甜品類清口的存在,像是美乃滋西葫蘆,都很值得推薦。
互動式的服務
很討現在年輕人的喜歡
說起現在年輕人喜歡的用餐服務,其實會和幾年前的流行有所不同,和我們那時喜歡的海底撈式服務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則是鐘意更加互動式和自主方式。
沒有高級餐廳里的小心翼翼,也不會有海底撈里的過渡關注,廚師就像是朋友一般烤著串,向食客介紹著各種部位,有時候還會拿出啤酒和你一起干杯。
沒有講究的配樂,操著長沙話的年輕滿哥大口喝著啤酒吃著烤串,談論著今天在哪家麻將館里大殺四方。
或者是平日里穿搭精英的“高橋一生”在霓虹的深夜走進來,松了松自己的領結,一杯吟釀,便可以隨意和女孩談論喪愛的人生了。
板前烤串的用餐方式
正在流行起來
其實在長沙,大家買單的除了燒鳥本身的味道,更多是一種用餐方式,有一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商家則是會把這兩種方式做一個結合。
這家最近很火的“忌蔥勿用”算是一例,火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去年8月吃過之后想再去吃,結果從去10月約到今年2月都沒約上,老板甚至為了“躺平”,自己給自己寫差評。
老板不太喜歡別人把它的店當做是一家燒鳥店,更像是一家板前東北烤串。
他們家雖說和燒鳥完全是兩個品類,味道更重,也更符合長沙人的口味,但老板對食材的要求度真心很高,有的食材像是肥腸、排骨沒有達到他的標準,他寧愿開天窗,也絕對不上架。
和燒鳥店相同的是用餐氛圍和用餐體驗,不同的是則是更加會根據每種食材的不同去有著不一樣的味型。
但喜歡吃的長沙人總是會為新穎的生活方式和獵奇的口味去買單,并且樂此不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