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領帶大王”曾憲梓的小兒子,曾智明深得父親器重,被選定為家族產業(yè)的繼承人。他1990年正式進入金利來公司,從掃地、產品生產到包裝、送貨做起。在十幾年打拼中,曾智明用自身的能力證明了自己,打破了長子繼承家業(yè)的傳統(tǒng)。如今,在他們集團公司的網站上,曾智明的照片僅次于曾憲梓之后。 曾智明,黎瑞恩夫婦
作為“領帶大王”曾憲梓的小兒子,曾智明深得父親器重,被選定為家族產業(yè)的繼承人。他1990年正式進入金利來公司,從掃地、產品生產到包裝、送貨做起。在十幾年打拼中,曾智明用自身的能力證明了自己,打破了長子繼承家業(yè)的傳統(tǒng)。如今,在他們集團公司的網站上,曾智明的照片僅次于曾憲梓之后。
“金利來,男人的世界”,這句廣告語曾經伴隨著許多人的成長。起初只是一條精美的領帶,有著一絲不茍的做工和順滑體貼的面料,它是那些時尚睿智和有品位男人的寵兒。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金利來開始打造香港全新市場,用全新的生活理念引領香港成功男人的世界。
在金利來總部所在地:廣州市天河區(qū)體育東路138號金利來大廈的辦公室,金利來集團董事總經理曾智明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
記者:對自己的期許是怎樣的?有沒有感到壓力?
曾智明:應該沒有什么壓力。我運氣比較好,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起碼出來工作的時候,不用像我們父母創(chuàng)業(yè)那么辛苦。公司的發(fā)展一直比較穩(wěn)定,已經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我父親常說,我已經把企業(yè)帶到了流動資金2個億的水平上,你要好好考慮如何帶領它更好地發(fā)展。
以前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所有事情都是我父親一個人去統(tǒng)領。我們行業(yè)有幾個大的原則一直保持到現在:一個是現金交易。所以我們公司的資金一直比較充裕,這其中是談判的問題。二是誠信。服裝行業(yè)僅僅靠廣告是不行的,不能蒙人。消費者越來越精明,選擇余地越來越大。通過外國品牌的進入,我們重新定位。從2000年開始企業(yè)內部作了一系列調整,把管理人員作了一些更換,因為市場不同了。
記者:面對日益開放的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人們選擇的余地更大,金利來如何面對市場的瓜分?
曾智明:上世紀90年代,人們不要登喜路、lv等國際品牌,反而要金利來。因為當時人們對國際品牌不了解。而其實我們的定位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金利來,成功男人的世界。那么成功男人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呢?這個隨著時代的變化也一直在改變。所以我們還從質量上讓消費者感覺到物有所值。這兩年我們從正裝轉移到商務休閑和運動休閑。
中國幾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是我們自己做的市場,其他地區(qū)都代理出去。上海人對于品牌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為這里國際化程度比較高,太多國際品牌進入。但是如果去到其他內地的城市,就和上海完全不同了。我們要在保持原有水準的基礎上,逐步年輕化。二三十年前買金利來的人很多都是30歲的人,而今天30歲的人和當時30歲的人穿衣品位是不同的。比如現在不太流行戴領帶,如果今天不是你過來,我也不會戴領帶。
記者:金利來未來的規(guī)劃是怎樣的?曾智明:我們只和自己比,我們希望每一年都有進步,從質量、定位到價格各方面。然而市場是很現實的,客人肯定把一個商場內所有同類產品的品牌和你這個品牌比較。那我們就要保持85%的大商場里的同類品牌中,我們在前五名。我們需要的是質而不是絕對數量。我們家族對于金錢的追求欲不是很強。
我父親的座右銘是勤儉誠信。我們將來會一直堅持這個文化。除了做企業(yè)還培養(yǎng)員工交稅意識。一個員工不愛國家,如何真正愛企業(yè),如何有責任心。所以如果說讓我具體做銷售、具體管生產、具體做基層管理,這些不是我的強項,我們請來的專業(yè)人才在這些具體方面的能力都比我強。我是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建立一個制度,一種企業(yè)文化,讓大家在這里共同創(chuàng)造財富和價值。
記者:香港老一輩的企業(yè)家,如霍英東、李嘉誠等等,包括您父親,他們的為人處世以及經商之道中,更多的是體現中華民族的儒家文化。您與父輩的不同點在哪里?
曾智明:環(huán)境不一樣,如果現在還是按照老一輩的方式來做,我認為很難成功。我認為我們不是學習他們具體的方式方法,而是學習他們的思想和精神。他們都是親歷親為自己做出來,贏得了世人的尊敬,但是卻賠上了自己的健康。同時他們也堅持回報社會,他們很能體會窮困人家的境況,因為他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們個人的成就感也在這其中得到滿足。比如我們捐學校,就是要告訴那些孩子,曾老先生今天的成功就是黨和國家培養(yǎng)出來的,你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所以我們最終的意義是教育孩子們懂得回報。我們會一直這樣做下去。
記者:父母對你們的家教是怎樣的?曾智明:很多人說我父親很威嚴,外人看不到他有時候像一個小孩一樣。他對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健康。
我爸爸和媽媽都是農民,對生活都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我很小就被爸爸送到新加坡讀書,然后去英國學理工。
所以比較獨立。后來我爸爸發(fā)現我不愛讀書就把我接回來了。
記者:您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曾智明:我的人生觀是每天過得開心就好。工作中當然會有不順心,但我本身是一個樂天派,當然樂觀是有基礎的,只有脫貧以后才能做到。
一個人在社會上很渺小,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很偉大的事情,這讓社會去評價。我們要做到對企業(yè)、對員工、對朋友、對社會問心無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