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火爐”城市之一。從春末夏秋開始到中秋前后,每每到了晚上,武漢這座被烈日烘烤了一天的城市,熱度稍減,人們常常結(jié)伴而聚,在街頭找個清涼通風(fēng)地納涼,當?shù)厝朔Q之為“透氣”。打麻將、斗地主,談天說地,肚子談餓了就想吃點什么,于是夜宵的習(xí)俗慢慢形成。
曾慶偉是武漢當?shù)胤浅S忻囊晃幻朗吃u論家,著有《楚天談吃》、《味蕾上的鄉(xiāng)情》等書,他一見到記者,就給記者展示了一張武漢當?shù)爻砸瓜囊故械貓D。
中國夜市全攻略(武漢篇):獨愛一鍋功夫粥
對照地圖,曾慶偉首先帶記者來到了一個叫做雪松路的夜市。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條街是武漢宵夜地標(街),過去宵夜看吉慶街,現(xiàn)在就看雪松路,雪松路從成長到現(xiàn)在的繁榮,經(jīng)歷了23年的時間,從當初做宵夜的店是一家、兩家到現(xiàn)在有57家,品類齊全。
曾慶偉帶著記者走進了一家主營砂鍋的飯店,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家老店已經(jīng)吃了18年,他們家最有特色的就是兩道菜,一個叫做一品海鮮砂鍋粥,另一個是黃顙魚泡飯。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個粥在武漢的方言里面叫“稀飯”,在傳統(tǒng)里面,(粥)是宵夜里最好的品種之一,因為(粥)和胃,養(yǎng)胃,到了晚上宵夜的時候,喝碗粥可以養(yǎng)胃,讓脾胃能夠安和,所以有助于睡眠,我之所以開始就推薦你這鍋粥,是因為這鍋粥在武漢很有名氣,很多人到這家飯店來吃飯,宵夜就是沖著這碗粥來的。
曾慶偉介紹說這道粥是向廣東潮汕學(xué)習(xí)的產(chǎn)物,但是它增加了武漢的財魚片和本地的肉蟹,食材有本地化的趨勢。
熬制這個粥之前要先把大米浸泡八個小時左右再進行熬制,這樣才能保證這個粥的粘稠度,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碗功夫粥。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味道要比潮汕地區(qū)的味道要咸一些,要重一些,鮮,所以這個雖然算是主食,但是和我們湖北傳統(tǒng)的基本味型,咸、鮮、微、辣,原汁原味,是一脈相承。
除了海鮮砂鍋粥,黃顙魚泡飯也是食客們點得比較多的美食。
黃顙魚在我國很多水域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各地的叫法也多有不同,比如“黃臘丁”、“黃骨魚”、“嘎牙子”等等。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個菜品的特點是醬香濃郁,肉質(zhì)鮮嫩,那么一個湖北的廚師如果考烹飪技能,這個菜不能不提,這是考試用的菜。這類魚也是武漢人或者是湖北人都比較喜愛的一款菜,它的湯汁比較濃郁,然后用它來泡飯吃是武漢比較獨特的一種飲食習(xí)俗。
黃顙魚做的好不好,首先看魚頭,因為這個頭部是最難透味的,如果吃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透味了說明這個魚燒的很好,如果這個魚的口味沒有燒透,而且身上的魚肉燒垮了,就說明這個菜做失敗了。
中國夜市全攻略(武漢篇):好吃都在巷子里
曾慶偉帶著記者在武漢的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開始鉆來鉆去,這里會暗藏著什么樣美味呢?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武漢這個城市文化特征就是碼頭文化,那么巷子是碼頭工人生活的地方,碼頭是巷子居民工作的地方,那么就生活所有門類扎堆,比較市井,煙火氣重,所以武漢,在好吃佬中間有一句行話叫做“好吃的都在巷子里”。
巷子里的夜宵自然不會是什么精美大菜,在這里最負盛名的就是當?shù)刈罹咛厣男〕,比如全國聞名的熱干面,以及當(shù)睾苡忻亩蛊ず兔娓C,這三樣并稱為武漢小吃的“三駕馬車”,而熱干面更是堪稱武漢小吃的頭牌。
雖說現(xiàn)在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經(jīng)營武漢熱干面的店鋪,但是一碗能夠稱得上是地道的武漢熱干面必須符合幾個標準。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一碗熱干面的出品有這樣幾個標準,第一個是碗,這個碗我們叫大海碗,敞口,為什么呢?散熱快。第二個呢,一定是有兩個拌料,一個是醬蘿卜,這個是湖北的一個地標產(chǎn)品,叫襄陽大頭菜,是一定有這兩個東西的。還少不了一勺芝麻醬,芝麻醬是一定一定(有)。
面窩和熱干面一樣,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制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zhèn)的大街小巷,現(xiàn)在在很多經(jīng)營夜宵的店鋪里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事實上面窩在武漢誕生的歷史足足一百年,是一次偶然發(fā)生,有一個人姓謝,他就偶爾用大米粉浸泡以后(制成)米漿,炸制以后,像做油餅的方式做了一款小吃,然后這個人就開始炸成油餅似的,這個形狀,但是這個不像(油餅),人家說你這個叫什么呢?因為這是一個創(chuàng)新,他就說隨口一講,他說反正我這個東西是個窩窩,有點像窩頭,就叫面窩吧。
經(jīng)過百年的演變,面窩在武漢的做法也衍生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既有傳統(tǒng)的也有改良過的,但是不變的是武漢人對于這種小吃的熱愛。
武漢小吃“三駕馬車”的最后一個叫做豆皮,這和我們常見的豆腐房里的豆皮完全是兩碼事。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種制作方法是引進北方的攤煎餅,和武漢原來傳統(tǒng)豆皮制作方法相結(jié)合,兩面煎,標準是兩面黃燦燦,里面餡料非常豐富,它的餡料主要有(豆)干丁、筍丁、還有蘑菇丁,還有肉丁,所以它的口感是非常之鮮美。
曾慶偉告訴記者,除了這“三駕馬車”之外,武漢還有一種小吃叫做湯包,雖然是從外地引進的,但是經(jīng)過本土化改造以后,也成為了如今武漢當?shù)胤浅J軞g迎的夜市小吃。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過去吃蟹黃湯包是很富的人,一般的人吃不起。
曾慶偉說,過去湖北菜的特色總結(jié)起來六個字,就是“重油、色重、味濃”。所以這個湯包來了武漢以后也在往這個味型上靠,服務(wù)武漢人,向本土化轉(zhuǎn)型。目前來說湯包在武漢的夜宵當中占比很高。
中國夜市全攻略(武漢篇):夜市江鮮多
曾慶偉說,來武漢品美食,有兩種魚一定不能錯過,究竟是哪兩種魚呢?
謝修文在武漢經(jīng)營餐館已經(jīng)將近二十年了,他最有名的就是烹制江鮮。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條魚叫武昌魚,武昌魚是有故事的魚,主要是食材獨特,它產(chǎn)自長江和梁子湖之間的一個地方叫樊口,所以它也叫樊口鳊魚,毛澤東寫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就是指這條魚。
原來這大名鼎鼎的武昌魚就是鳊魚的一種,又叫“樊口鳊魚”、“團頭魴”。這清蒸武昌魚的吃法還是很有講究的。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吃鳊魚呢,最好的部分是肚子這部分,因為肚子這一部分是活肉,吃起來最嫩的一部分,最滑爽的一部分,口感也最好。
和鳊魚一樣,深受武漢食客歡迎的還有鮰魚,鮰魚喜歡生活在一些有回流的水域,在湖北有一個地方叫做石首,這里產(chǎn)的鮰魚最為有名。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個鮰魚吃起來呢,就是有點肉的口感,又有魚的鮮味,一般來講就是在傳統(tǒng)的湖北宴會里面是大菜,這個紅燒鮰魚,可以做宴席的頭菜。
中國夜市全攻略(武漢篇):遠近馳名吉慶街
“過早戶部巷,夜宵吉慶街”,在武漢,吉慶街已經(jīng)成為漢味夜宵的代名詞。
吉慶街長達1000多米,但人氣最旺的地方是吉慶街和交易街的這個路口,長度不過百米。街邊是酒樓和大排檔,酒樓上就是漢口老城區(qū)的居民樓。一到了晚上,這條街就活了過來,到處都是三五成群的食客在大快朵頤。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吉慶街,吉慶有余,是來自于易經(jīng),“行善之家,吉慶有余”,這條街是上個世紀30年代形成,真正出名是1989年開始,這個地方開始有很多的小攤就做宵夜,一個、兩個就聚集成堆,經(jīng)過作家池莉?qū)懶≌f,影視宣傳,名聲大噪,是集吃食、表演、娛樂為一體。
記者發(fā)現(xiàn),燒烤、蒸、煮、煨,所有的烹飪技法,在吉慶街這個夜市上都可以看得見,這其中燒烤,是最受武漢食客歡迎的。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宵夜里邊還真是不能少了燒烤,燒烤在武漢的興起其實就是30年、40年的時間,(燒烤)迅速占領(lǐng)了年輕消費群體的主流地位,和別的城市燒烤相比有所改良,改良標準是食材,食材特別豐富,所以燒烤品種就比較豐富,比如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三個產(chǎn)品,這個烤鯽魚,武漢(人)也叫它喜頭魚,像這樣烤鯽魚北方比較少見,這個就是體現(xiàn)嫩,鯽魚的刺兒多,但是它的肉特別嫩滑,烤了以后外面是比較酥,里面邊比較嫩。
除了鯽魚,烤鱔魚也是夜市上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品。
鱔魚在湖北的產(chǎn)量非常大,可以說是當?shù)氐囊粋標志性的土特產(chǎn)品,所以武漢本地很多特色菜都是以鱔魚為主要食材,燒著吃,蒸著吃都很好,而烤著吃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興起的一種吃法,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種吃法呢,也是取它的長處——嫩,沒有刺兒,所以非常受不會吃魚的人,怕刺卡住人的歡迎,所以這個產(chǎn)品現(xiàn)在也很風(fēng)行。
按照本地人的習(xí)慣,在夜市上,吃完燒烤,喝完啤酒,還要配一碗涼面才算是圓滿。
中國夜市全攻略(武漢篇):龍蝦盛宴
除了燒烤、啤酒、涼面,小龍蝦也是武漢夜市上的主角。
楊智鈞是一個標準的90后,在武漢經(jīng)營著一家專門制作小龍蝦的餐館。每天他的餐館都要銷售掉將近一噸的小龍蝦。
早上10點,第一批小龍蝦就會送到當?shù)氐氖袌觯瑮钪氢x的店如果需要補充一些小龍蝦的話,都會來到這里進貨。這里的小龍蝦主要產(chǎn)自湖北省的潛江市。
楊智鈞 餐廳老板:這種蝦實際上是清水蝦,清水蝦生長到一個周期之后,變成夾板青,在我們這個地方叫夾板青,也就是說紅蝦跟清水之間的這個過程,在你們北京那邊的話,就是屬于純紅蝦了,純紅蝦也是從我們這邊,已經(jīng)生長到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階段了,然后再運過去,因為紅蝦的話,運輸?shù)倪^程當中死亡率比較低,它的殼硬。
楊智鈞告訴記者,武漢本地人并不喜歡吃紅殼的小龍蝦,這種蝦的肉質(zhì)過于緊實,肉質(zhì)比較松軟的蝦更受歡迎。
小龍蝦運回店里之后還要再次分選,然后用毛刷把蝦刷干凈,接下來就是他們自己研究出來的獨特的七刀剪蝦法。
楊智鈞 餐廳老板:要去蝦頭,然后把砂囊給去掉,再就是從蝦尾上面,把蝦線給去掉,然后蝦腳的話,就要把兩邊的小腳全部給剪掉,只留大爪,因為大鉗子里邊有肉。
記者:我看還有開背的。
楊智鈞 餐廳老板:對,開背是為了更好入味,而且只在油燜蝦和蒜蓉蝦這兩款是需要開背的,如果是做蒸蝦的話,是不需要開背的。
在這家店,油燜龍蝦、蒜蓉龍蝦和清蒸龍蝦是點單率最高的。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我們今天來見識的是龍蝦一百多種烹飪方法中的四種,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個是油燜大蝦,第二個是鹵蝦,第三個是蒸蝦,第四個是蒜蓉蝦。擺了這么一桌,當然不是只有我們兩個人吃,但是實際上只有四種口味。
曾慶偉介紹說,小龍蝦最好吃的季節(jié)是5、6、7月,這幾個月的小龍蝦最飽滿,口感最好。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這款就是油燜大蝦,是在湖北影響面最廣,也最被湖北的老百姓所接受的一種味型,它正好是咸鮮微辣,原汁原味,這就是我們湖北的基本味型,這個很重要,或者說它叫醬辣,這就是湖北的基本味型。
小龍蝦做法多多,而清蒸是最具有武漢本地特色的方法,這除了和地域有關(guān)系之外,和選取的食材也很有關(guān)系。
曾慶偉 美食愛好者:第一個蒸呢是湖北烹飪方法,很獨特的一種烹飪方式,湖北有蒸菜一說,蒸在湖北菜三分天下,占了三分天下之一,把比較好的食材蝦用清蒸,可以保持原味,保證蝦是甜的。蒸呢,它是流失味道最少的一種方式,比較適合這種口味比較清淡一點的人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