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們節(jié)目報道過64歲的楊阿姨,推著車子,在三元路上擺攤,賣臭豆腐干,當(dāng)年一塊錢三塊的臭豆腐干,賣得好的時候,一天要賣出去兩百塊。如今,十個年頭又過去了,這個臭豆腐攤還在不在,生意怎么樣,味道有沒有什么改變?我們一起去瞧一瞧。 楊阿姨64歲。20年前在一家絲廠上夜班,每天工資3塊錢,工資實(shí)在太低,楊阿姨就向炸臭豆腐干的姐夫,要了半桶臭鹵水,準(zhǔn)備試試這門生意經(jīng)。 楊阿姨:那么我賣賣,賣賣么,后來廠里不做了,我回來就做這點(diǎn),一直做到現(xiàn)在。 這一做就做了20年,風(fēng)里來雨里去,每天下午3點(diǎn)左右,她就推著車子來到市區(qū)三元路上擺攤,小錢是楊阿姨臭豆腐的鐵桿吃客。 吃客小錢:阿姨炸的豆腐干,外表很脆的很嫩的,吃起來挺好吃的。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幾個過路的上海人,看記者在采訪,以為是什么嘉興老字號,就下車細(xì)細(xì)品嘗楊阿姨現(xiàn)炸臭豆腐干。 上海吃客:很特別,很特別,味道呀比較鮮,好象看起來外面老,但是呢,這肉感到嫩,有這感覺。 做臭豆腐干,除了浸豆腐干的鹵水要正宗,白豆腐干要不干不爛。爛了容易碎掉,干了臭不進(jìn)去,炸出來不好吃。所以楊阿姨的豆腐干是專門定制的。 楊阿姨:我們講板子,一板一板的,不是稱分量的。 炸豆腐干,油是關(guān)鍵,植物油和菜籽油各倒一半。植物油多了,油的溫度不夠。菜籽油多了,油溫太高,這是楊阿姨多年來總結(jié)的經(jīng)驗(yàn)。 楊阿姨:溫度低了,你再丟下去,這豆腐干都“劈啪劈啪”爆碎,這溫度一定要掌握好,溫度高過頭,這豆腐干要炸的發(fā)紅了。 楊阿姨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一塊白豆腐干的本錢是一毛二,油里一炸,一塊臭豆腐干可以賣三毛一,多買多送。刨去雜七雜八的成本,算盤一打,一塊臭豆腐干的利潤大概在一毛五分左右。 楊阿姨:一般(每天)賣四五板豆腐干,掙起來幾佃呀?一角二分(成本),掙起來二三十塊錢。 楊阿姨夫妻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耳朵不好,在廠里打打零工,小兒子從小生病,成家以后在菜場里擺了個小攤,也賣賣臭豆腐干,兄弟倆日子都不寬裕。兩個孫女,一個讀高三,一個小學(xué)五年級,兒子孫女基本吃在楊阿姨家里。 楊阿姨的小兒子:我哥一個月只拿六七百塊錢,他們家經(jīng)濟(jì)比較困難一點(diǎn),所以我媽媽一直在死命地做,給他們一點(diǎn)補(bǔ)貼。 楊阿姨:只要人健康,出來做,用用總歸是夠的。 昨天下午4點(diǎn)多,楊阿姨的小攤周圍,男男女女圍了一大圈,有開摩托車的,騎電瓶車的,也有開汽車來的。吃的吃,等的等,催的催,忙得楊阿姨沒停過。 楊阿姨:哎喲,今天是喝開水也沒有時間了,嘴巴也干死了。 下午3點(diǎn),楊阿姨的攤子還沒擺出來,就已經(jīng)有好多人在這里等了。 楊阿姨:他們說電視里看到的,那么他們都知道了我姓楊的,叫楊阿姨楊阿姨楊阿姨的,楊阿姨你來了,嘿嘿。 一下子來了幾十個人要吃臭豆腐干,這讓楊阿姨有點(diǎn)措手不及。到下午5點(diǎn)半,楊阿姨的錢箱里已經(jīng)有了200多塊,比平時幾乎翻了一番,五六百塊豆腐干也全部賣完,甚至她把家里的剩下的也全部拉了過來賣光,很多吃客等了將近一個小時,還是沒有吃到楊阿姨的臭豆腐干。
十年后,三元路還是三元路,臭豆腐小攤還是小攤,而排隊的長龍也還在,只不過炸臭豆腐的人,由楊阿姨變成了楊阿姨的小兒子,楊阿姨說,十年前,自己推車小車出來擺攤,小兒子孫金明在菜場賣臭豆腐,電視上一放,吃客越來越多,楊阿姨就忙不過來了,身體吃不消。
楊阿姨:因?yàn)槟昙o(jì)大,做不動了,我做得也差不多了,再做下去,我的脊背就不行了,腰痛,磨豆腐干又要彎腰,盛豆腐干又要彎腰,一天到晚這么弄,我這個腰吃不消。
所以到了2008年11月,楊阿姨就跟小兒子商量,兒子來擺攤炸臭豆腐,自己打下手。孫金明以前賣生的臭豆腐干,剛開始還有點(diǎn)不太適應(yīng),還好有老媽指導(dǎo),色拉油倒多少,菜籽油多少,臭豆腐什么時候可以下鍋,什么時候可以起鍋,一樣一樣地教,老媽教兒子肯定是盡心盡力,很快孫金明就出師了,出師之后,孫金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增加品種。
小兒子 孫金明:后來油炸的增加了火腿腸和里脊肉,生的方面就是增加了臭毛豆和莧菜梗。
品種多了,加上楊阿姨擺攤二十年,名氣有了,小攤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慕名而來的吃客也是越來越多。
市民 王師傅:我在那邊接小孩剛回來,看到這么多人,我買了一份嘗一下。
市民 小張:吃了蠻多年了,沒她的時候我就來吃了(你覺得味道怎么樣?)味道很好吃。
市民 張女士:原來還是他媽媽做的時候,我就來吃了(那么這些年你覺得有什么變化嗎?)反正來吃的人越來越多了吧。
張先生算是臭豆腐攤的鐵桿吃客了,他說是至少吃了十五年。
市民 張先生:他做的這個時間非常到位,外面炸好了以后,外面比較松比較脆,里面咬出來是比較糯的,有很多家做出來,外面看上去很香的,但是里面咬出來硬邦邦的,跟油炸的普通豆腐干一樣,那就不好吃了。
孫金明說,小攤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光臭豆腐干就要炸兩千塊。因?yàn)樯鈱?shí)在是太好,很多時候吃個臭豆腐都要排隊,孫金明也想過,在三元路旁邊弄個門面,讓吃客可以坐下來。
小兒子 孫金明:本來想弄個店鋪的,一想到那個店鋪又要影響到人家居民嘛,有臭味嘛,影響居民,那么后來就沒搞,就這樣做下來了,我就是把車子弄了一下,以前不是一個破的三輪車嘛,下大雨都沒法做的,我的這輛車就是下大雨也沒關(guān)系。
弄個店鋪的想法最終沒有實(shí)現(xiàn),不過孫金明的腦子也算轉(zhuǎn)得快,臭豆腐攤的名氣做響之后,他開始給各家餐館、小吃店搞配送,專門配送白豆腐干,一塊錢三塊,很多飯店都要,所以現(xiàn)在的孫金明是上午送白豆腐干,下午炸豆腐干,因?yàn)樯鈱?shí)在好,老婆也來了。
小兒子 孫金明:我老婆五點(diǎn)半起床開始撈豆腐,一直要干到十點(diǎn)半,我六點(diǎn)半起來配送,我現(xiàn)在還要送飯店啊,我還有好幾個分店,人家問我拿貨的,所以說比較忙,一般的話,我晚上忙到十點(diǎn)鐘吧。
生的也賣,熟的也賣,左右開弓,鈔票自然賺得也快了。畢竟十年了,物價當(dāng)然是漲了不少,臭豆腐的價格也調(diào)過三次,從最開始的一塊錢三塊,到四毛錢一塊,再到五毛錢一塊,現(xiàn)在是五塊錢八塊,平均一塊臭豆腐賣六毛二,這樣就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刨去成本,一塊臭豆腐有兩毛五的賺頭。
小兒子 孫金明:我攤位上一般一天賣一千五百到兩千個豆腐,不一定的吧(利潤呢?)毛利一般一千四五百塊錢(凈利潤呢?)凈利潤大概百分之四十吧,也就五六百塊錢嘛。
五六百塊錢,這只是小攤賺的鈔票,如果再算上各家飯店小吃店的配送,實(shí)際上的收入,要更多一點(diǎn)。這幾年微信火了,有吃客向?qū)O金明建議,要弄個微信公眾號,推廣一下店面,孫金明還真的用心,還真的專門去弄了個微信公眾號,把公眾號的二維碼貼在包裝上,閑下來他甚至還會在公眾號上寫寫美食文章,教大家怎么樣炸臭豆腐,怎么樣蒸臭豆腐。臭豆腐小攤老板成了半個美食作家,這在全中國大概也沒幾個。
小兒子 孫金明:微信上宣傳一下嘛,大家都過來了。
從去年開始,老媽實(shí)在干不動了,所以兒子就不讓老媽插手了,攤上的事情,完全是他和老婆在弄。算起來,三元路臭豆腐攤,上個世紀(jì)90年代開始擺到今天,已經(jīng)近三十年,對于未來,孫金明有自己的想法,第一個想法就是去找一個門面,把生意再做做大,第二個想法就是找一個傳承人,把這門老手藝傳下去,記者了解到,楊阿姨的孫女,孫金明的女兒今年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之前小攤生意好的時候,女兒也來幫過忙,難道以后讓這個女大學(xué)生來接班賣臭豆腐嗎?這個還真的不好說。
小兒子 孫金明:反正這個手藝不會讓它斷掉的,自己人不做的話,我會教徒弟,教人家。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