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對于湖北省武漢市來說,火爆的可不僅僅是氣溫,還有在夜幕降臨之后閃亮登場的武漢美食。當暖意濃濃的美食落進肚中的瞬間,可以說是作為吃貨在深夜里最大的安慰了,來到武漢該吃什么才能不虛此行呢?
每年五一之后,便是武漢的龍蝦季,而萬松園則是武漢有名的吃蝦食堂。
小龍蝦的香味兒吸引了無數(shù)的深夜食客,卷起袖子,放下手機,剝蝦殼,嘬蝦子。
武漢的小龍蝦最有名的并不是以十三香和麻辣為主的,而是以清蒸、油燜、蒜蓉這三大口味為主!
而在這三種做法中,蒸蝦是最高品質(zhì)的。蒸蝦要采用干凈的清水蝦,臨上桌前得是活蹦亂跳的,每只要有手掌一般大。肉眼看上去,紅通通亮光光的蝦子,每只都十分飽滿。
除了蒸蝦,油燜大蝦也是這家蝦館的一絕。
油燜大蝦雖然口味重,但它絕對不是油膩型。紅油和各種天然香料醬燒成汁掛在蝦殼上,蝦肉入口是鮮香,咬下去是辣味,回味是香甜。
在武漢,還留下了一種滋味更濃,回味無窮的小龍蝦,這種能在武漢的小龍蝦屆占有一席之地的,究竟是什么樣的小龍蝦呢?
蝦球也可以說成“小龍蝦尾”,吃蝦球可不是越大越好,挑選4-6錢的幼年蝦,外殼松軟的,肉質(zhì)才更加鮮嫩易入味兒。
武漢人喜歡嘬蝦球,一人獨吞一盤完全不夠打牙祭。吃的時候一口將蝦肉嘬進嘴里,鮮甜飽滿、辣而不燥,還能讓舌尖體會到陣陣酥麻,有種抿小酒喝的愜意感。
為了讓食客嘬的停不下來,蝦球的口味也各具特色,現(xiàn)如今也增加了不少創(chuàng)意,多了一些年輕人喜愛的滋味。
吃蝦球一般是沒辦法吃到有飽腹感的,吃到盡興時最好再來碗火辣的蟹腳面,只要一口就足以讓你淪陷。雖然名字叫蟹腳面,但是面里有4只整只的小肉蟹,每根面條上都沾滿了濃郁的醬汁,香味兒撲鼻。
在武漢,如果想追尋更有人情味的,更有江湖氣的美食,那就要更深的走進這座城市,慢慢挖掘,細細品味。
霍元甲燒烤是藏身在市井中的路邊攤,而老板是位脾氣直爽的老婆婆。
艾鳳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經(jīng)營霍元甲燒烤,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38年了。她干活麻利不拖沓,脾氣也十分火爆,被她懟過的食客也不少。但對于燒烤,她是當做事業(yè)和夢想來做的。
38年來,霍元甲燒烤的種類并不多,但每天都能吸引很多食客,靠的是她的一身技術(shù)。
武漢人愛說,“三天不喝湯 心里就發(fā)慌”。但用煤爐子小火慢燉煲出來的湯,不是老武漢可做不出來這個味兒。
江婆婆做彎骨蓮藕湯有20多年了,至今都還延續(xù)傳統(tǒng)的制作方式。
對于武漢人來說,彎骨蓮藕湯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煨湯加豬骨,有骨有肉,湯汁才香濃。彎骨蓮藕湯的熬制需要四個小時,這時的藕才可以軟糯,豬骨的營養(yǎng)也能充分進入到湯里。一碗溫潤的彎骨蓮藕湯,既不油膩也不清淡,味道恰如其分的剛剛好。
在武漢,夜間美食一個月都可以吃到不重樣,這還是謙虛的說法呢。
吉慶街可是武漢人品嘗美食的寶地,這里老字號云集,一條街走下來,即可嘗遍老武漢的味道。
四季美的湯包就是武漢人的心頭好,這種湯包是在蘇式湯包傳統(tǒng)作法基礎(chǔ)上不斷改進形成的。把調(diào)制好的肉餡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籠蒸熟。
吃湯包可不能一口一個地吃,得要先輕輕咬破湯包表皮,慢慢吸盡里面的湯汁,然后再吃湯包的面皮和肉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lǐng)略到湯包的完整滋味。
到武漢,不吃一碗熱干面怎么能算來過?都說熱干面是武漢人生活最真實的味道,從下面到端在手里絕不會超過1分鐘。吃到最后,也沒有湯湯水水的拖拉,可以說既細膩,又粗獷。
在吉慶街,有著一家掛在老武漢嘴邊的美食——老通城豆皮。三鮮味兒的豆皮是最受大家喜愛的明星產(chǎn)品。
一份豆皮不僅營養(yǎng)搭配全面,而且顏值十足。豆皮表面光滑,色澤乳白,微黃光亮,入口酥松嫩香。
隨著夜色不斷加深,一些夜晚美食陸續(xù)登場。
這條100多米的街道兩旁,簡易的小推車上陳列出各種小吃。燒烤、海鮮、炸物、麻辣燙,還有各式小炒,啤酒擼串,酣暢于鬧市人群,微醺在夜色茫茫之中。
在吉慶街上,這家燒烤攤主打的是小黃魚。為了口感更嫩,店家每天都購買新鮮的小黃魚,然后要用各種香料腌制去腥提味兒后,再進行烤制,現(xiàn)烤的小黃魚外焦里嫩,脆黃的魚皮滋滋冒油。
幾串火爆熱辣的小黃魚進肚后,急需一碗甜食降降火!
這塊兒看起來像米糕一樣的白色米粉,叫“簸箕炊”。它是用磨好的大米粉放在簸箕當中上鍋蒸煮,待一層熟透后再逐漸添加。米粉全熟后,就可以食用了。
在吉慶街另一個方向,有著一片新天地,各式的排檔生意火紅。在路邊支幾個桌子,興致正濃時,還可以邀這里的民間藝術(shù)家們來上一曲。
在吉慶街駐場的民間藝術(shù)家可不止有彈吉他的青年,在這里有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有吉他也有笛子,有葫蘆絲還有薩克斯。
在眾多的排檔里,每家都有一個廚藝高超的大師傅坐鎮(zhèn)。李偉就是其中一位,今天他要為我們準備三道武漢特色菜。
藕帶就是蓮藕的幼嫩根狀莖,吃起來清爽甜嫩。酸辣口味的涼拌藕帶,在夏季爽口脆嫩,可謂是夜間宵夜的必備涼菜了。
麻辣口的長江鮰魚,采用的是武漢獨特做法,金沙辣椒醬和金沙豆瓣醬將魚肉煮制而成。鮰魚的魚皮很厚,膠質(zhì)很多,吃起來口感軟糯。
鐵觀音辣子雞,光聞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小塊兒的雞肉外包裹著茶葉的清香,吃起來卻不是寡淡的,而是似火一樣的熱辣。這樣兩種看似搭不上線的食材結(jié)合在一起,口感卻十分迷人。
在武漢游玩,除了吃美食。還可以乘船游江。在江城武漢,探尋這座城市最好的地方,是登上在漢口江灘停靠著一艘讓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游船。
在準備登船的碼頭旁邊,可以看到很多穿著旗袍的漂亮女生。從這一刻起,你就已經(jīng)開始身臨其境,穿越回過去了。
知音號工作人員 何晴鈺:
“我們是整個長江上的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
登上這艘船,船客也是局中人,游輪上的每一層都有特定的環(huán)節(jié)和精彩的表演。
在知音號的一層,是整艘船上最華麗的地方。一層船艙的歌舞大廳,彩燈變幻中輕歌曼舞,喧鬧繁華。演出過后,游客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劇中人共舞一曲,親身參與到劇中來。
船艙的二層沒有一層歡脫和華麗,十幾個艙房中的演員上演著不同的故事。
知音號工作人員 何晴鈺:
“這些故事都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現(xiàn)在我們就是回到了這個時候,也是相當于穿越進來了。”
在二層,上演著每個人自己的故事。擦皮鞋的小販、唱昆區(qū)的戲劇名伶、憤然離家的少年……在這里可以傾聽每位演員自己的故事,回憶感悟他們的過去。
在三層,是屬于游客自己的頭等艙房,這里可以看到很多老物件。
知音號工作人員 何晴鈺:
“這個衣柜里面有一些特色服裝,游客們可以在這邊換衣服,拍照。桌上面有一些老物件,這些都是可以用來拍照的。這邊是明信片,可以寫下一些祝福的話,下船的時候外面有郵筒,可以寄給自己想寄的人。”
結(jié)束了三層的旅程,游客們踏上知音號的最高層。在這里是結(jié)束穿越回到現(xiàn)代的終點。在船艙內(nèi)演出的演員也會換好衣服加入進來,樂隊的演出,活躍的氣氛,吹吹江風,觀賞高樓燈光秀,長江兩岸的美景也盡收眼底。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