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百家姓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百家姓之“牛姓”
百家姓之“牛姓”
niú
長期以來,不少牛氏族人中,都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牛姓始自微子。不僅在口頭上流傳,而且載之家譜,代代相傳。這種傳說寄托著人們對微子的無限崇敬之情。
微子和暴虐、婬亂、無道的紂王,水是一母所生,兩個親兄弟,微子為兄,紂王為弟。但微子出生時其父還未繼承王位,其母仍處在妾的地位,待其父繼位后,其母便封為正妃,不久又生了紂王。紂王從小能說會道,才思敏捷,長大后體格健壯,力大無比,可以把九頭牛拉著向后退,深得其父喜愛。待立太子時,其父和太史等便借“立嫡以貴不以長”的宗法,把紂王立為太子。
紂王繼承王位后,微子便做了他的卿士,共同維護殷王朝的政權(quán)。起初,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但好景不長,紂王殘暴、奢侈、嗜酒、好色,荒淫無道,不理朝政,成為歷史上繼夏桀之后的第二個有名的暴君。微子多次規(guī)勸他改惡從善,他卻充耳不聞。眼看國家朝不保夕,行將滅亡,微子十分痛苦,一片忠心卻報國無門。他“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于是求教于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師(箕子)。父師說:“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聽了父師的勸告,為保存宗嗣,便毅然決定離開王宮。
微子在離開王宮之前,對父師,少師(比干)傾吐了一段肺腑之言,他說道:“父師、少師,看來我們商國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憶往昔,我們的高祖成湯建立了商國,看現(xiàn)在,我們的紂王卻沉醉在酒色之中,敗壞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官吏,目前無不劫奪偷盜、犯法作亂,官員們都不遵守法度,有罪的人也不加以治,老百姓們也要紛紛起來了,他們同我們結(jié)成仇敵,F(xiàn)在殷商可能要滅亡了,我們將象涉入大水一樣,茫然以行,找不到渡口和岸邊。唉,殷商現(xiàn)在到了這個樣子,就要滅亡了。
父師、少師,現(xiàn)在我要走了!
這段話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表達了微子熱愛國家又不能改變滅亡局面的無奈之情。對微子的出走,牛氏子孫相傳和自己姓氏有關(guān),賦于了動人的傳說。
清康熙四十二二年(1704),河南省濟源市南官莊《牛氏家譜》中“族譜舊序”載:“殷紂無道,狎侮五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隱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時,舉目過午,以午字出頭,因以為姓。此牛姓之所由來也。”
清道光元年(1821),河南省鄢陵縣牛集《牛氏譜序》載:
“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為人不可無姓,時日當(dāng)正午,即以‘午’字出頭‘!譃樾,此牛氏命姓之本源也!
清同治十一年(1873),河南省偃師縣楊村《牛氏家譜·序言》載:
“惟我牛氏相傳乃司徒契之后也。相舜有功,至湯而有天下。六百年間,賢圣之君六七個,及至于紂,庶兄微子避亂而去。當(dāng)其去時,仰視天文,見日色過午,因衍午字出頭乃系牛字,遂因以為姓焉,此牛氏之所由來也!
在眾多的《牛氏家譜》中,類似上述記載的不勝枚舉,這些傳說表明:不少牛氏子孫認為微子走時“舉目過午”,“乃系牛字”,把微子當(dāng)作了牛姓始祖。
至于上述族譜家譜皆無正史史料可靠,而正史里關(guān)于牛氏的記載是:
周滅商后,封紂王兄微子于宋,微子有后人牛父(此時為人名),任宋國司寇,宋武公時抵御狄人侵犯為國而死,
其子孫以牛為姓。
傳古時三王時代有部落牛嶠氏,此部后人亦以牛為姓。
據(jù)《隋書》及《路史》記載,隋代牛弘,其父寮允為北魏郎中,賜姓為牛,允雖云自乃三國魏時后將軍南陽牛金之后,自言復(fù)本姓耳,然實已不可考。
少數(shù)民族亦有牛姓,明清時期,云南麗江納西族有牛氏,清滿族亦有牛姓,
其他各族也有牛姓。
牛姓名人簡列:
牛邯,狄道人,東漢名將,官護羌校尉,后擢太中大夫。
牛金,三國時南陽人,曹仁麾下部將,官至魏后將軍。
牛弘,安定人,隋朝時人,官至禮部尚書。
牛仙客,牛弘同鄉(xiāng)人,唐前期大臣,歷任河西節(jié)度使,工部尚書,后拜相。
牛僧儒,唐末大臣,牛李黨爭時牛黨代表人物,穆宗文宗時兩度為相,屢次遭貶,有傳奇集《玄怪錄》。
牛興祖:晉寧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歷中書省掾、刑部主事、工部主事,后擢大都兵馬指揮使,累官至云南行省參知政事。
牛天畀:山西省太谷人,清代將領(lǐng)。乾隆年間武進士,累官至貴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會剿苗民,先后屠戮上萬,后被苗民擊斃。
分布
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牛姓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山西亦多此姓,兩省牛姓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牛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宗族特征
牛姓起源于宋微子之后牛父。與其姓氏一樣,牛姓多勤苦勞作,踏實肯干之人;
牛姓源于北而盛于北。據(jù)《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進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僅有兩名,人言江南才子山東將,其寥寥幾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