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例》卷二十七 經(jīng)部二十七
《春秋本例》·二十卷(內(nèi)府藏本)
宋崔子方撰。是書大旨以為圣人之書,編年以為體,舉時(shí)以為名,著日月以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曰《本例》。凡一十六門,皆以日月時(shí)推之,而分著例、變例二則。州分部居,自成條理?肌豆颉贰ⅰ斗Y梁》二《傳》專以日月為例,固有穿鑿破碎之病。然《經(jīng)》書“公子益師卒”,《左傳》稱“公不與小殮,故不書日”,則日月為例,已在二《傳》之前。疑其時(shí)去圣未遠(yuǎn),必有所受。但予奪筆削,寓義宏深,日月特其中之一例。故二家所說,時(shí)亦有合。而推之以概全經(jīng),則支離轇轕而不盡通。至於必不可通,於是乎委曲遷就,變例生焉。此非以日月為例之過,而全以日月為例之過也。亦猶《易》中互體未嘗非取象之一義,必卦卦以互體求象,則穿鑿遂甚耳。啖助、趙匡一掃諸例而空之,豈非有激而然,如王弼之棄象言《易》乎?子方此書,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學(xué)辨正三《傳》之是非,而專以日月為例,則正蹈其失而不悟。所論甚允。然依據(jù)舊《傳》,雖嫌墨守,要猶愈於放言高論,逞私臆而亂圣經(jīng)。說《春秋》者古來有此一家,今亦未能遽廢焉。
卷二十七 經(jīng)部二十七
○春秋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