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注》卷二十七 經(jīng)部二十七
《春秋集注》·十一卷、《綱領》·一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宋張洽撰。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進士,官至著作佐郎。端平元年,朝廷知洽家居著書,宣命臨江軍守臣,以禮延訪,赍紙札謄寫以進。書既上,除洽知寶章閣。會洽卒,謚之曰文憲。以其書付秘閣。書首有洽《進書狀》,自言“於漢唐以來諸儒之議論,莫不考核研究,取其足以發(fā)明圣人之意者,附於每事之左,名曰《春秋集傳》。既又因此書之粗備,復仿先師文公《語》、《孟》之書,會其精意,詮次其說,以為《集注》”云云。考《朱子語錄》深駁胡安國夏時冠周月之說。洽此書以春為建子之月,與《左傳》王周正月義合,足破支離轇轕之陋。車若水《腳氣集》乃深以洽改從周正為非,門戶之見,殊不足據(jù)。至若水謂“《春秋》一書,質(zhì)實判斷不得,除非起孔子出來,說當時之事,與所以褒貶去取之意方得。今作《集注》,便是質(zhì)實判斷,此照《語》、《孟》例不得!墩Z》、《孟》是說道理,《春秋》是紀事。且首先數(shù)句便難明;莨僮,不知惠公之仲子耶?或惠公同仲子耶?尹氏卒,一邊道是婦人,一邊道是天子之世卿。諸儒譏世卿之說,自是明訓?质桥e燭尚明之論,理雖是而事則非也”云云,其論亦頗中洽之病。要其合者不可廢也。明洪武中,以此書與胡安國《傳》同立學官。迨永樂間,胡廣等剽襲汪克寬《纂疏》為《大全》。其說專主胡《傳》,科場用為程式,洽書遂廢不行。今此書遺本僅存,而所謂《集傳》則佚之久矣。
卷二十七 經(jīng)部二十七
○春秋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