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全》卷五 經(jīng)部五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內(nèi)府藏本)
明胡廣等奉敕撰?肌睹鞒勺鎸嶄洝,永樂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修《五經(jīng)四書大全》,十三年九月告成。成祖親制《序》,弁之卷首,命禮部刊賜天下。賜胡廣等鈔幣有差,仍賜宴於禮部。同時預(yù)纂修者,自廣、榮、幼孜外,尚有翰林編修葉時中等三十九人。此其《五經(jīng)》之首也。朱彝尊《經(jīng)義考》謂廣等“就前儒成編,雜為鈔錄,而去其姓名!兑住穭t取諸天臺、鄱陽二董氏,雙湖、云峰二胡氏,於諸書外未寓目者至多”云云。天臺董氏者,董楷之《周易傳義附錄》。鄱陽董氏者,董真卿之《周易會通》。雙湖胡氏者,胡一桂之《周易本義附錄纂疏》。云峰胡氏者,胡炳文之《周易本義通釋》也。今勘驗舊文,一一符合。彝尊所論,未可謂之苛求。然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篤守朱子,其說頗謹嚴。董真卿則以程、朱為主而博采諸家以翼之,其說頗為賅備。取材於四家之書,而刊除重復(fù),勒為一編,雖不免守匱抱殘,要其宗旨則尚可謂不失其正。且二百馀年以此取士,一代之令甲在焉。錄存其書,見有明儒者之經(jīng)學,其初之不敢放軼者由於此,其后之不免固陋者亦由於此。鄭曉《今言》曰:“洪武開科,《五經(jīng)》皆主古注疏及宋儒!兑住,程、朱!稌,蔡。《詩》,朱!洞呵铩,《左》、《公羊》、《穀梁》,程、胡、張。《禮記》,陳。后乃盡棄注疏,不知始於何時。或曰始於頒《五經(jīng)大全》時,以為諸家說優(yōu)者采入故耳。然古注疏終不可廢也!笔钱斆魇r,識者已憂其弊矣。觀於是編,未始非千古得失之林也。
卷五 經(jīng)部五
○易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