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初開始刷朋友圈,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生活在長沙的年輕人,朋友圈里會更多出現(xiàn)關(guān)于本地老街老巷的內(nèi)容,像是出現(xiàn)在某條巷子里的寶藏咖啡館、打卡開了十幾年的寶藏蒼蠅館子、或是記錄在哪條老街里的手工藝人...
在如今不能隨便出去旅行與游玩的當(dāng)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自己更多的空閑時間用來對一座城市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與漫游。
而這條白沙路,在長沙的韻味老街中有著探索不盡的元素。
提起白沙路里的白沙街,相信大家對它的印象深刻的程度遠不及白沙井。
它是一條掩蓋在鬧市里的老街區(qū),聲名遠不及潮宗街和蘇家巷,與這相隔一條街區(qū)南門口的人聲鼎沸形成鮮明的對比。
圖源:一博子
來長沙的人一定都知道南門口,但不一定知道白沙街。
南門口雖說也是老長沙的樣子,但在某種程度上過于商業(yè)性和網(wǎng)紅化,在南門口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創(chuàng)意的改造后的用來商用老建筑,而在與它一街之隔的白沙街,完完全全就是本地老口子生活的狀態(tài)。
在南雜店買瓶水的間隙,老板都操著一口的塑普對我們說道:“你們來長沙玩應(yīng)該要去對面嘞,對面的南門口熱鬧,恰的東西多!
圖源:一博子
從巷口繼續(xù)往前進入,首先聞到它并不是很清新的前調(diào)。
兩邊充滿了包子味,粉店里的炒碼味直沖鼻腔,以及路口有點濃郁得不自然的炸炸炸味兒。
圖源:一博子
更有意思的是,長沙市內(nèi)漸漸消失的老行當(dāng),幾乎都能在這兒找到。
圖源:一博子
五金店,干貨店,維修店,按摩店,老理發(fā)店,小手工作坊,各式各樣的小商鋪,往這兒一開就是10年起。
自家的房子改成糊口的營生,沿襲了老長沙家庭式作坊前店后坊、產(chǎn)銷結(jié)合的風(fēng)格,頗具年代感的墻面和門面,藏不住時間積累下的重痕。
圖源:一博子
帶有一些石子的老水泥路,將一輛輛碾過它的小汽車硌得滋滋作響,老建筑淹沒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建的“七層樓”當(dāng)中,底下滿塞著過早店、水果店和土產(chǎn)店。
這種帶有大陽臺的居民樓,放在90年代,那可是妥妥的“大平層”了,擁有獨立門衛(wèi)安保,小區(qū)樓下還有已經(jīng)老化的健身器材。
圖源:一博子
而有些房子則是建在更高的地方,七彎八繞,有點像是早期韓劇里的老房子。
圖源:一博子
不同的樓梯通往不同的路段,也許你以為你只是上個樓,卻不曾想到自己又來到一個出口,魔幻感瞬間就有了。
圖源:一博子
站在老房子下,望著遠處的宇宙中心雙巨頭,ifs+世貿(mào)廣場,老人會指著它們告訴我們,這邊地段是多么的好。
“本來很多年前就聽到有人傳說要拆遷,有些外地的親戚,或是河西的人認為我們很想拆遷,其實不然,這里離醫(yī)院藥店都近,又在長郡的邊邊上,沒事了就去河邊頭散散步,日子過得不曉得好熨帖!”
圖源:一博子
但生活在白沙街,在我看來,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白沙街上絕大多數(shù)的房屋是私人平房,修修補補的老房子和白沙街狹窄的巷子一樣破敗。蜘蛛網(wǎng)般的電線,簡易搭起的晾曬點,狹窄的老街上,駛?cè)胍惠v車就癱了大半。
但是也不妨礙觀察到它的美。
香樟樹與藤蔓賦予了這里老房子靈魂,而似流水般的光影則是給他們更添加了浪漫的意味。
圖源:一博子
這里的樓梯似迷宮般,通往著不同的住宅區(qū),數(shù)不清這里有多少戶,如果方向感差一些,就算手機地圖,也沒準(zhǔn)會迷路。
圖源:一博子
隨便拿手機一拍,光影的斑斑點點折射在各種材質(zhì)上,是否有些青春文藝電影里的感覺?
如果現(xiàn)在鏡頭前有一位穿著校服的男生和女生一前一后地走著,那么這張照片就有那味了。
圖源:一博子
旁邊的紅磚房看起來破敗,卻已經(jīng)開始裝上了空調(diào),慢慢修整,不知道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家刷爆某書的網(wǎng)紅店呢?
whatever store
圖源:DDKING
要是說一條白沙路的白沙井代表了這里的人文底蘊,老街迷宮顯出這這條街里的煙火氣,那么吸引年輕人駐足停留的要數(shù)這里的寶藏咖啡與口味小吃了吧。
我一直就覺得生活在長沙的年輕人range很大,他們?yōu)橐恍┪乃嚫惺愕臇|西著迷,也同樣愛著口味小吃與湘菜館,不信你就從某書上關(guān)于長沙冰火兩重天的推薦就能略知一二。
用一個簡單地詞來概括,就是——雅俗共賞。
圖源:一博子
如果你在白沙井老城區(qū)里的紅磚房找到一塊綠油油的門頭,就是是whatever store沒錯了,
紅磚、瓦房,配上嫩綠色櫥窗,竟然碰撞出些許摩登感。
圖源:一博子
它就像是一個文藝年輕的集合地,黑膠唱片、葡萄酒、咖啡、甜點,在這里就能見到。
他們家的烤可頌是甜品達人戴小姐親測過的好吃,為什么叫whatever呢,可能就像是老板一種“擺爛”態(tài)度吧,無所謂什么時候開店、無所謂你的評價。
就像是小s那句名言——whatever,talk to my hand!
the page cafe
圖源:一博子
旁邊這家the page cafe,個人認為甜品會更加出色一點,之前第一次來的時候由于店內(nèi)只有兩個位置,就打包了它們家的甜點去了whatever store里喝咖啡,雖然這個行為有點欠打,但是whatever啦~
圖源:一博子
這次去的較早,是有位置的,但遺憾的是之前驚艷到我的開心果塔已經(jīng)不賣了。
這次我們點的是泡芙與巴斯克芝士。
圖源:一博子
先預(yù)告一下,貴是有些貴,但好歹口味在線,斯巴克芝士蛋糕是偏松軟的口感,風(fēng)味卻很濃郁,里面是帶有流心,不會太過于甜,也不會太酸,同行不是很愛芝士蛋糕的朋友都能接受。
喬伯涼面
圖源:一吹
長沙的老網(wǎng)紅——喬伯涼面也位于此,有人說,白沙路上和白沙古井一樣出名的非喬伯涼面莫屬。從1996年到現(xiàn)在,喬伯涼面一做就是24年。
為了方便大家找到,去年4月,第二代掌門老徐將新店開到臨街,喬伯涼面有了全新的門店。
圖源:一吹
店內(nèi)的碼子很簡單,只有花生和蘿卜干,花生的香味,蘿卜的脆感和勁道的涼面很是搭調(diào)。
有人說,喬伯涼面所代表的意義早已經(jīng)超越了它本身,而老徐一直守著父親留下的涼面手藝,也守著老長沙的味道記憶。
白沙餃子館
圖源:一吹
開在白沙古井對面的白沙餃子館,即使門面不大,并不顯眼,卻是周邊鄰居街坊的最常光顧的小店之一。
不需要營銷和廣告,店鋪自帶流量,憑著好味道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好恰鬼們。
店里的餃子只賣一種餡兒,一籠有10個蒸餃,香菇肉餡的餃子皮薄餡嫩,味道濃郁,真材實料,一口一個超滿足。
民間沙水面粉館
圖源:一吹
白沙路上的民間沙水面粉館,是屹立了12年的老字號面館,用白沙井水制作是沙水米粉最大特色之一,怪不得他們家的粉絲都說他們的湯底帶著一絲清甜味。
早上來一定要點一碗雙碼的,牛肉+排骨,怎么都能喚醒你的早晨,一口下肚,鮮濃可口,面條柔韌勁道,大口嗦入,爽快至極。
曙光酒家
圖源:一博子
白沙路上24年的口碑老字號,地道的湘菜口味,是老口子們心照不宣的聚餐地,因為在他們家你很難看到30歲以下的顧客,一眼望去全部都是操著長沙話的老口子。
圖源:一博子
老字號還是老字號,他們家的味道真不是蓋的,除了一些傳統(tǒng)的湘菜,也會搭配一些不辣的菜系,這家店很有點,下次給你們好好寫一篇實測!
圖源:一博子
白沙路,好像怎么都離不開白沙古井,它因白沙古井而得名,連接著勞動西路與芙蓉路。
如果你在勞動路上經(jīng)過一片綠蔭,那大概率就到了。
圖源:一博子
走進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氛圍與溫度與綠蔭外的世界完全是兩個地方。
圖源:一博子
這算是長沙市內(nèi)很難得的一片綠蔭,在中午12點時居然有一群不上班的“老長沙人”圍坐在石桌旁,打牌、吹水,當(dāng)時就心想:“這不是我夢想中的退休生活么?怎么這些人提前20年就過上了。”
圖源:一博子
關(guān)于白沙古井,民謠稱:“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白沙古井源遠流長,泉水從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斷。
圖源:一博子
來打水的市民們絡(luò)繹不絕,井旁有專門舀水的工具,只需自帶瓶子、水桶。
工作日的上午,提著水桶和大小瓶前來打水的,多為上了年級的爹爹娭毑們,他們很少停留,進園直奔主題,晃蕩著的一群空瓶子,出園時被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瓶身密密地沁著一群水珠。
圖源:一博子
旁邊還有熱心的老嗲嗲擔(dān)任起了監(jiān)管老師,看到不規(guī)范的打水者,還會疾言厲色的提醒。
嗲嗲說:“哪怕安了監(jiān)控,還是會有人扔煙蒂和檳榔渣的,以前在這里洗菜的也有,后來管控了才好一些!
說罷,熟練地插起一個礦泉水瓶扔進撮箕!澳咽稚爝M去攪!”
圖源:一博子
不過再怎么打,這井的水位線也不曾變化,白沙古井取之不盡的慷慨滋潤著這一方人民。
跟隨著各種緩慢的步伐或是電動車與小汽車,進入到各種尋常人家。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