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歲月劃過桔園小區(qū)
它依然帶著
樸實的香味
如果說生活在長沙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人聚集在哪里?
我第一個就提名“桔園小區(qū)”。桔園小區(qū)算得上是長沙最早的住宅區(qū),左起韶山中路,右接曙光南路。
為什么說它幸福指數(shù)最高,除了便捷的交通、好的教育資源,最讓它出圈的應該就是這里美食的多樣和老長沙的味道。
如果非讓我用一個流行詞來形容桔園小區(qū)。
那一定是“OG”,古早、市井,是它的底色,而它的肌理,滿滿都是生活的赤誠熱情。
菜市場市場里熱鬧嘈雜,街頭巷尾間閑適清凈,連片連片的老社區(qū),沿街成串的寶藏美食根據(jù)地……它總是獨特而駁雜,鮮活而有趣。
時隔10年,重新踏入桔園小區(qū)這一片,讓我在心里不禁發(fā)出疑問,都10年過去了,以前的那個桔園小區(qū)現(xiàn)在到底變成什么樣了?
帶著我的疑問,重新掃了一遍。
記憶里抹不去的桔園小區(qū)
現(xiàn)在還好嗎?
從洞井路的入口往里走,看到一個略有年代感的保安亭,隨著熱鬧繼續(xù)往前走,看到印有“桔園小區(qū)”這四個字的石碑時候,才算是正在進入了“桔園小區(qū)”。
桔園小區(qū),位于雨花亭東南,小區(qū)居民習慣稱之為“桔園里”,經(jīng)常聽到我住“桔園里”“我回桔園里”“我在桔園里”等等。
可能會有外來人員問,整個小區(qū)又沒看到一棵桔子樹,何解要叫桔園呢?
其實在上個世紀70年代,這里有兩處大的桔林,一處在現(xiàn)在的桔園立交橋周圍,北面到新塘沖南面至林業(yè)機械廠,是當時韶山路公社果林場。
走進之后,發(fā)現(xiàn)居然和我們之前采過的望月湖小區(qū)有些出奇的像,像的是格局和建筑,不同的是比起望月湖,桔園更加熱鬧與市井。
圖源:一博子
桔園的熱鬧與市井,離不開從早到晚的美食熏繞。
在這里,早餐和宵夜都自成江湖。一條十字路口的三岔路,串起清晨花樣最多的噴香。
開了多年的杭州小籠包,依舊每天早上排長隊。老板手腳麻利地翻著蒸籠,還不時和熟客嘮幾句。
作為開啟長沙人早晨的開始,不一定只有米粉,一籠小籠包+茶葉蛋+豆?ji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桔園里過早,選擇可不止一種,桔園里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粉面館。
門店都不會多大,愛戶外的長沙人怎么會局限于四方之內,早就搬好桌子椅子坐在路邊開啟早晨的熱鬧。
就連小區(qū)中的小廣場都已經(jīng)被占領,直接點好坐在外面,老板就會自己懂味,然后把面送到手上。
圖源:一博子
這家名為“李姥姥”的面館,主打長沙人最愛的硬核早餐——“帶訊干”。
點單之后,老板的一頓操作,門前已開始冒起濃濃白煙。
架起一口大鍋,滾燙的沸水,面在鍋中舞動,老板麻利地吊湯、下粉、蓋碼子,一碗帶訊干就端到面前來了。
圖源:一博子
蓋雙碼、加煎蛋、加配菜等等,都是長沙人吃“帶訊干”時必不可少的操作,端著一碗粉嗦完,最后必須喝口湯,暖暖的湯像是給腸胃做了清潔,最后哈口氣!完美!
如果說最能代表茶米油鹽這個詞,那一定是小區(qū)里的菜市場。
小區(qū)每棟樓下都有幾個露天菜攤子和賣肉攤,住在樓上的人仿佛枕著一個蔬菜王國。從早晨6-7點起就開始忙活。
肉是看得出來的新鮮,顏色紅彤彤,在桌案上擺放著各種部位任君挑選。
圖源:一博子
往西段路走去,西段路以前曾是有名的桔園夜市一條街,靠韶山路的緣故,晚上煙霧繚繞的夜宵,接著早上熱氣騰騰的早點,傳言人們哪怕只是路過都要拐進來吃點東西,號稱城南的東瓜山。
下次晚上過來,我一定要大吃特吃,給你們出一篇夜宵攻略。
一面熱鬧到水泄不通
另一面卻安靜如斯
以十字路為中心,方圓五百米最不缺的就是生活氣。成片的老樓矮房,社區(qū)挨著社區(qū),在街巷里彎彎繞繞,迎面就與最古早的生活相遇,地道又市井。
附近小學和幼兒園扎堆,一到放學的點,這里就是全街最熱鬧雀躍的地點。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在門口候著,帶著水果和零食,等著自家小孩蹦蹦跳跳地出來。
桔園小學是1997年才建校的,剛開始周圍居民嫌不夠有歷史沉淀,很多人不愿意讓兒女就讀。
現(xiàn)在該小學已創(chuàng)辦25年,是國家級的足球示范校和茶業(yè)特色學校,學位已是一位難求。
小學正對面是雨花區(qū)教育局第一幼兒園,與四片樓群同時建成,每到早晚時分,這條狹窄的新塘沖巷就被家長和學生堵得水泄不通。
桔園小區(qū)依山而建,整體呈南低北高之勢,即使同一棟樓也經(jīng)常西高東低的,大有山城重慶的味道,而且各片區(qū)各樓棟之間的分割排列很不規(guī)則,經(jīng)常碰到快遞小哥在小區(qū)里懵頭暈腦的亂轉。后來設了快遞驛站,情況稍好些。
走到新塘沖巷,耳邊的市井般的嘈雜聲就慢慢降了下去。
圖源:一博子
新塘沖巷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以桔園小學分界,往西一直到韶山路入口每天吆喝喧天,往東一截卻是出奇的僻靜。
東段南面的六片是華僑村的封閉小洋樓,整片都被高墻圍住了,而北面的五片地勢高出路面二三米,不適宜開店做生意。
路兩邊密集的香樟樹高大茂盛,枝葉在頂上相交相擁,再加上砂子塘派出所從立交橋下面搬到了這里,這一段更顯安靜。
灰色帶有顆粒感的外墻在香樟樹的映襯下很是好看,圓形的拱門看起來很有設計感,在以前那個商品房還是少的年代這樣一戶小兩居已是幸福感十足了。
有人在路邊喝咖啡
也有人在路邊吃著瀏陽菜
從新塘沖巷逛出來時,差不多就已經(jīng)中午,小區(qū)里的商業(yè)也開始逐漸熱鬧起來,有時候絕對不會想到在老小區(qū)里商業(yè)化的多樣性有多有趣。
在這兩年,某種程度上,長沙總是被冠上了固有的標簽,而在長沙老社區(qū)的每一次漫游里,總是會讓我打破這個標簽。
就像是在桔園小區(qū)里,瀏陽菜的旁邊是一家社區(qū)咖啡館。
推門而入時,老板居然都不在,放心把店交給了顧客,自己卻一個人跑到旁邊的瀏陽菜館里吃飯去了。
在店內的顧客全部都是生活在這邊的老口子,吃完土菜,習慣性用咖啡“壓一壓”,坐在路邊吹吹水、扯扯談,度過一個無聊且愜意的下午。
往前面轉彎,又回到了原點的三岔路,這時候臨近中午,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聽這里的土著說:“現(xiàn)在還好,最熱鬧的時候是差不多傍晚到晚上的時候!
圖源:一博子
這里的館子真心便宜,一個肉菜也就10元左右,選擇性也多,早上是粉面館,到了中午和晚上,品類就增加了一項“熱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肉菜的選擇也很豐富。
他回憶起生活這里的日子,朋友說道:“去從小吃到大的館子,擺上三兩道好菜,父親喊上鄰居家的叔叔,倒上兩杯小酒,嗓門震天,笑聲爽朗,有時候我放學經(jīng)過,就會聽到我爸的聲音,趁著他醉意,敲詐幾塊錢零用,就心滿意足的回家。”
他說,雖然現(xiàn)在有些餐館已經(jīng)開放了外賣,但還是想坐在外面吃,就是喜歡這種談天談地的感覺。
除了粉面館,住在這里絕對逃不過的一種“傷害”,則是街邊的熱鹵,從里面往韶山南路走,在路邊邂逅了這家名為夏記鹵味的小攤,小區(qū)里有很多家,但只有它在排隊,就抱著湊熱鬧的心態(tài)去試了一下。
選擇的品類很多,虎皮雞爪、金錢肚、捆雞、鹵肉,被鹵的紅中帶黃,油滋滋的讓人食欲大增,試問哪位剛下班且饑腸轆轆的打工人能拒絕這個?
老板的動作如行云流水般,放入鹵水里之后,加入辣椒和配菜就搗鼓起來。
我點了超多肉,最后買單下來不到40元,還帶給了編輯部的同事,嘴叼的她們都一致給出了好評。
街口和街內同樣熱鬧
能讓好恰鬼們挑花眼
從小區(qū)里往韶山南路走去,街口與內里同樣熱鬧,不一會兒就到了韶山南路的口子上,街上各式小店和諧共生。
這里藏著一個老長沙市井生活的完美樣本,忙碌的商家、來往的外賣車輛、悠閑的行人...
到了下午,長沙的天氣也十分給臉,泛出了些許陽光。
居民們也結伴而行出來散步了,有些人也已經(jīng)出來覓食了,媽媽們也出來開始為豐盛的晚餐做準備。
這家東北館子,算是桔園小區(qū)里的必吃榜之一!無論是招牌餃子、手工刀削面還是店里極其不顯眼的辣椒油,任意一樣都十分能打。
店里的餃子從最普通的白菜豬肉到不常見的蓮藕豬肉,應有盡有,大部分都是10元二兩!
圖源:一博子
而且不同于其它外售的餃子,從皮到內餡,全是純手工制作。尤其是面皮,看到表皮凹凸的手工感,就能夠懂了。
像玉米豬肉餡,手工做成的肉餡,汁水充盈,肉質緊實不松散,沒有一絲腥味。
圖源:一博子
這家老北京片皮烤鴨是桔園里最受家庭式人群歡迎的門店之一,若是碰上一個不想要做飯的晚上,來切一半的烤鴨就會成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之一。
圖源:一博子
31元一只的片皮烤鴨,會搭配10張餅皮、甜面醬和蔥絲,典型的北京烤鴨四件套。
色澤金黃的烤鴨與醬汁、蔥絲一起包進餅皮,香甜的醬汁、焦嫩的鴨肉、松軟的餅皮三者合一,真的超韻味,喜歡吃辣的寶子們還可以配上辣椒粉!
圖源:一博子
除了上面的老北京烤鴨,金湘權也非常受家庭式人群喜愛,是長沙老口子餐桌上的“常駐嘉賓”。
脆骨、雞爪、鴨掌、金錢肚、豬舌、醬耳朵......它們家的鹵菜種類特別多,而且處理得很干凈,嘗過的人都夸好吃。
他們家的醬板鴨也噴香滴,皮酥肉緊,香辣爽口,外地朋友吃過一次后就托我再幫忙郵寄過去。
最后說起桔園小區(qū),絕對不能逃開的一個記憶點,那就是開在韶山南路上的仟吉,算是一博子學生時代的記憶之一。
之前和朋友約出去玩,不往五一廣場去的話,就只在東塘或者雨花亭這邊轉轉,我們的碰頭語都是:“就在桔園那個仟吉門口見面,正好可以買杯柚子茶!”
懷著對學生時代的回憶進去轉了轉,以前的熱銷款-“經(jīng)典白面包”、“泡芙起酥”等記憶款都沒了,但熔巖乳酪、香腸包卻依舊暢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