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生活在岳麓山腳下的人,自己爬過很多回岳麓山,也向外地來長沙游玩的朋友們推薦過很多回。但每當有人問我,岳麓山到底看些啥?我一時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為此,近期做了一些功課,既為朋友們答疑,也為自己解惑。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位長沙湘江西岸,海拔300.8米,因南北朝劉宋時《南岳記》“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而得名。 初識岳麓山,往往認為它峰不夠高、勢不夠險,有些“平平無奇”。讀懂岳麓山,了解其底蘊之深厚、歷史之壯闊,才知它風光不在其表,魅力深藏于內(nèi)。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見識一下這座岳麓山。 # 01 鳥瞰岳麓山 岳麓山雖然不以景見長,但其特有的山色林光,至少也不會讓你失望。山中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春天,映山紅漫山遍野,是踏青賞花的好去處。夏日,綠樹成蔭,為盛夏的炎熱送去一份清涼。秋季,楓葉如火,與古寺的黃墻青瓦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到了寒冬,銀裝素裹的岳麓山,則更顯靜謐與莊嚴,天地之間儼然一幅水墨。 岳麓山風景 當然,你問我哪個季節(jié)的岳麓山最美,那無疑是秋季。畢竟偉大的教員曾經(jīng)也在橘子洲頭為之點贊:“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每到深秋,岳麓山的楓葉便如同燃燒的火焰,將整座山林染成一片火紅。這一場楓葉海洋的色彩盛宴,透過視覺給人一種強烈的生命震撼,讓你深刻感受自然的輪回、歲月的流轉。 也許這就像人生,你不必時時精彩,但要有那么一段時光,熱烈而奔放,純粹又張狂,不必理會外界的目光,也無需他人為你鼓掌。你要做的,就是盡情的燃燒,恣意的生長,過往不留遺憾,前路不畏艱險。如此這般,也就不枉來了這人間一趟。 散落于山林之中的一些人文景觀,也是值得一去打卡留念的。 比如因詩聞名的愛晚亭,四大名亭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亭額“愛晚亭”為毛主席題寫,憑欄賞景,別具風情。 比如禹王碑,碑上刻有77字,碑文龍蛇飛奔、蝌蚪游走,所記內(nèi)容引人遐想。 再如白鶴泉、飛來石、五輪塔等,如同珍珠點綴其中,各有精彩、不一而足。
# 02
岳麓山不僅是自然的寶庫,更有許多人文的瑰寶,而岳麓書院無疑是里面最閃亮的那顆明珠。這座有著千年文化傳承的學府,可謂是其源也遠,其流也長,其德也厚,其學也博。
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始建于北宋年間,門額上“岳麓書院”四字為宋真宗御筆賜書,因辦學成就卓著,當時就被譽為“瀟湘洙泗”。其“傳道濟民”的辦學宗旨,培養(yǎng)了一大批經(jīng)世致用之材,如南宋的張栻、明朝的王夫之,以及近代的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蔡鍔、陳天華等,都是書院的杰出學子。
岳麓書院不僅是一所教育機構,更是一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督課,促進了理學中閩學與湖湘學的交融匯合。清末,梁啟超在書院的影響下,參與創(chuàng)立了時務學堂,中西并重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傳播新知新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岳麓書院位居“四大書院”之首,也是其中唯一延續(xù)至今的書院,千年以來一直鐘聲悠揚、書聲瑯瑯,F(xiàn)在,岳麓書院仍然是湖南大學重要的文化研究基地,繼續(xù)書寫著屬于它的傳奇。
岳麓山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圣地,也是宗教融合的典范。山中除了儒家的岳麓書院,又有佛教的麓山寺,還有道教的云麓宮,形成了包羅萬象、海納百川的文化景觀。
麓山寺
麓山寺依山勢而建,殿宇不多,卻有一番巍峨壯觀之相。山門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李邕所書,山門兩側的對聯(lián)“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彰顯了麓山寺不凡的歷史地位。
云麓宮
云麓宮始建于明代,幾經(jīng)戰(zhàn)火摧毀,又不斷修葺重建,是長沙地區(qū)最具仙風道骨的地方。宮前右側有一棵700多年的銀杏,樹枝丫中夾有一口大鐘,其聲激揚,似“歸來”之音,故得名。
# 03
1917年的4月,岳麓山連日降雨,陰沉肅穆。成千上萬的官員和百姓齊聚山下,為2名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
這兩人,一位是黃興,一位是蔡鍔。二人身上有許多共通之處,均是投身革命的湖南豪杰,也都是壯志未酬的早逝英才,均病逝于1916年,一個活了42歲,一個年僅34歲。
黃興墓、蔡鍔墓
黃興在辛亥革命時期的歷史地位,能與孫中山齊名,時人以“孫黃”并稱。相較于孫先生,黃興除了滿腔革命理想,還有戰(zhàn)斗在一線的英勇氣概。
黃花崗起義,他任總指揮,激戰(zhàn)中右手二指被擊斷,仍強忍劇痛,用斷指的第二節(jié)扳槍機繼續(xù)射擊。章太炎在其挽聯(lián)上寫道:“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如今他的銅像矗立在長沙步行街最繁華的路口,這盛世終如他所愿!
長沙步行街黃興銅像
蔡鍔的一生雖短,卻干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在云南領導新軍起義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另一件是四年后組織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軍起義。
蔡鍔終其一生,都在為革命而奮斗,孫中山稱贊他為:“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他臨終囑咐四事,卻無一私事,如此大義,怎不令人動容。
蔡鍔遺囑內(nèi)容
岳麓山上,還有兩塊并不十分顯眼的石碑,一塊是長沙會戰(zhàn)碑,一塊是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石碑雖不起眼,映照的卻是抗戰(zhàn)期間那段悲壯山河的歷史。
長沙會戰(zhàn)期間,一代抗日名將薛岳,面對來勢洶洶的日寇,他立下生死狀,將第九戰(zhàn)區(qū)指揮部設在岳麓山上,營級以上軍官紛紛將指揮所前移,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全軍同仇敵愾。
薛岳用其獨創(chuàng)的“天爐戰(zhàn)法”,兵分三路且戰(zhàn)且退,逐步將日軍引入決戰(zhàn)圈,繼而三面合圍予以痛殲,先后殲滅日軍共計11萬余人。每每回望此段歷史,都不禁讓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長沙會戰(zhàn)
青山有幸埋英烈,浩氣長存佑華夏。據(jù)統(tǒng)計,岳麓山上長眠著70余位辛亥先烈,以及成百上千的抗戰(zhàn)英雄,他們的忠魂必將與山上的翠柏蒼松一道,化作岳麓山最為莊嚴的風景。
岳麓山,這座見證了中國從舊社會走向新時代的山峰,以其獨特的方式,向來訪者展示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廣度、歷史的深度、英雄的高度。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仿佛都在訴說著它所見證的歷史、聽聞的故事。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爬岳麓山,就像是在讀一本書,有人讀到了自然旖旎,有人讀到了歷史興衰,也有人讀到了文化變遷,還有人讀到了壯士悲歌......
所以,我的朋友,岳麓這座山,你讀懂了嗎?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