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街的最北頭,北濠橋西南邊,原有一座高七八米的磚石雜駁的土臺,據(jù)說,這土臺便是通州北城門的遺址,人們習慣稱之為北極閣。前幾年修繕后,十分氣派,從上看下去,北濠河秀麗的風光盡收眼底。
說到北極閣的來歷,要從1000多年前說起。后周顯德五年,也就是公元958年,通州建城后不久,設置了“壯健營”鎮(zhèn)守北門;到了宋政和三年 ,郡守郭凝把北門堵上,改“壯健營”為“玄武廟”。這也是后來南通城一直沒有北門的緣故。
當年為什么要把這個門堵起來呢?據(jù)州志上說:“北門地僻多盜,且有怪。”這一千年來,北極閣時有怪異傳出。實際上,這只是一些迷信的傳說。從1920年開始,南通拆除城墻,留下來的城墻遺跡就只有這一處。
北極閣位于老城區(qū)的北邊,因供奉著北方大神玄武大帝,所以建廟的時候稱為“玄武廟”,之后為了避諱,改“玄武”為“真武”,廟名也改稱“真武廟”。在北極閣主殿的大帝座前,有一塊長約0.8米、寬約0.5米的青石板。傳說這塊石板下鎮(zhèn)著吃人的“鐵索精”。
《明萬歷通州志》上記載:“故老相傳,昔有漁者于北城河網(wǎng)得大魚,屬帶鐵索,取之,長不可了,以刀斷之,鮮血淋淋,漁者驚異,遂置于天寧寺塔!睆闹锌芍,鐵索的傳說長久,明萬歷年間尚稱“故老相傳”,發(fā)生的地點都在北城河,塔上和北極閣所鎮(zhèn)的鐵索傳說極可能是同源的傳說。
北極閣里青石板下的古怪,傳的神乎其神,也是有原因的,主要還是這里地處偏僻的北門。
1958年,南通中學借北極閣主殿辦織布工場,搬掉了玄武大帝,并不見鐵索精乘機出世。20世紀70年代初,南通市建人防工事,地面上的北極閣主殿被拆除,土臺內(nèi)部重建,青石板下沒有鐵索精,沒有泥人、泥馬,只有新建的人防工事通道。
部分圖片來源:史志通 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