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跑步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不少人都有跑步的習慣

近日
深圳一名年輕的男子
就準備趁著端午小長假
來一場大汗淋漓的運動
卻沒料到在跑步過程中
突然暈倒
情況看起來十分危急
年輕的小周(化名)每周都到寶安靈芝公園跑步,同伴都跟不上他的跑步速度。
6月5日下午,他在靈芝公園跑步,出了一身汗后準備在拐彎角結束運動。17:35左右,他突然眼睛一黑,頭面朝下直直摔倒,一動不動。周圍群眾圍了過來,報了警,但不敢把小周翻過來,也不敢施救。
沒多久,人群中走出一位約30歲,穿灰白短褲的男子,他把小周翻了身,簡單評估后考慮小周心臟驟停,他立即啟動心肺復蘇。隨后,人群里面再走出來2個人,他們3位“好人”接力對小周進行心肺復蘇。
隨后,120院前醫(yī)生及護士到場,他們?nèi)伺c醫(yī)護團隊一起邊做心臟復蘇,邊轉運病人至救護車。
小周轉運至救護車后
三位好心人消失在了人群中
17:55,小周被轉運至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搶救室,18:10小周恢復自主心跳。
床邊超聲檢查提示,小周的心臟屬于肥厚型心肌病,小周的發(fā)病過程屬于典型的運動相關心臟驟停。
在完善頭顱CT未見腦水腫的前提下,他們把小周轉入EICU,繼續(xù)高級生命支持治療。
急診醫(yī)學科團隊快速轉運病人。
目前
小周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
正在繼續(xù)亞低溫及康復治療中
為了采集小周的發(fā)病過程,調整其治療與康復方案,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希望,若有市民在現(xiàn)場目睹小周發(fā)病過程,或有三位好心人的線索,可撥打(0755)27788311聯(lián)系醫(yī)院。
有知道情況的小伙伴
可以在后臺給大件事君留言哦~
接下來
我們再來看看
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
患病者都有哪些癥狀?
為什么會這么危險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為心室壁呈不對稱性肥厚,常侵及室間隔,心室內(nèi)腔變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
根據(jù)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分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與遺傳等有關。
肥厚型心肌病有猝死風險
是運動性猝死的原因之一
以青壯年多見
具體都有哪些表現(xiàn)——
日常可以無癥狀,也可以有心悸、勞力性呼吸困難、心前區(qū)悶痛、易疲勞、暈厥甚至猝死,晚期出現(xiàn)左心衰的表現(xiàn)。

圖源:IC PHOTO
像小周這類年輕人如果未接受過專門的心臟超聲檢查,很容易遺漏,這是青年個體猝死的常見原因。但好在他遇到了關鍵的敢于出手3位“好人”。
國內(nèi)外研究已證實心臟驟停發(fā)病5分鐘內(nèi)得到旁觀者心肺復蘇是確保心臟驟停存活下來的主要關鍵因素。
還好幸運的小周遇上了
敢于出手的好心人
才能有驚無險地度過這次危機
那么
當有人出現(xiàn)心臟驟停時
作為旁人應該怎么做?
(以下內(nèi)容,一定要重點閱讀)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猝死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nèi),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近年來
心臟驟停/心梗/心臟性猝死
越來越年輕化
猝死是突然的,難以預料的
不過只要找到關鍵因素
我們還是能降低風險的
可以說心跳一停止
生命是分秒在走
這個時候我們要趕緊搶救
如何搶救才是正確的?
▼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發(fā)現(xiàn)有人突然倒地或意識喪失,在判斷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的前提下,請務必爭分奪秒快速識別(爭取在5~10秒鐘內(nèi)完成)患者狀況。
因為一個人突然倒地不能言語,實際上是用他的身體語言在發(fā)出呼救:“我不行了,快來救我吧!”。通常存在三種可能性:
① 暈厥
短暫的意識喪失,很快清醒過來,肯定還活著,不需要做徒手心肺復蘇。
② 昏迷
持續(xù)的意識喪失,隨時會死亡,需即刻開放氣道,維持呼吸道暢通。
③ 死亡
昏迷的基礎上發(fā)生呼吸和心跳驟停,徒手心肺復蘇的絕對搶救對象。
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倒地,經(jīng)快速識別患者發(fā)現(xiàn)其意識喪失而且呼吸也不正常,如緩慢嘆氣,說明心跳已經(jīng)停止。
請將患者擺放為仰臥位,解開其上衣,立即啟用徒手心肺復蘇術
● ● ●
第一步:徒手胸外按壓
1. 正確的按壓部位
雙乳頭之間的胸骨正中位,千萬不能壓兩邊的肋骨。
2. 正確的定位方式
用手掌根部定位,中指剛好平患者乳頭,掌根部一定要居中,不能偏移。
3. 正確的按壓手勢
快速定位后,馬上抽出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雙手重疊并十指交叉、相扣,手臂繃直與病人胸部呈90°直角,垂直向下按壓,不得傾斜,尤其肘關節(jié)不得彎曲。

用手掌根部與病人的胸骨接觸,五個指頭全部翹抬,掌根部與患者胸部接觸面積越小越好。千萬不要按壓雙側肋骨!
4. 正確的按壓姿勢
跪于倒地者一側,雙膝分開平病人肩部,膝蓋盡量貼近病人身體。

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壓(杠桿原理)。

5. 正確的按壓深度
根據(jù)心肺復蘇2015版最新國際指南:使成人胸骨下陷約5~6cm;使兒童胸骨下陷約5cm;使嬰幼兒胸骨下陷約4cm。
6. 正確的按壓頻率
持續(xù)不斷地按壓,每分鐘控制在100~120次。
按壓到位后充分放松,確保胸部完全回彈。
往下按壓與向上放松的時間要保持均勻、相等。
如果不得不中斷按壓,中斷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秒鐘,最多不允許超過10秒鐘。
● ● ●
第二步:徒手開放氣道
在為倒地者做徒手心肺復蘇的同時,可采取“壓頭抬頦”法開放患者的氣道,做法如下:
-
檢查并清理口腔如有條件者可使用吸痰器,保持氣道暢通。
-
一手壓住患者額部,一手抬起患者頦部,緩緩將病人頭往后仰。動作須溫柔,防止頸部過度伸展。
-
病人頭后仰的程度為:下頜、耳廓之間的聯(lián)線與地面垂直。
-
抬頦時,手不能壓迫患者的氣道或封閉其口唇。

● ● ●
第三步:口對口人工呼吸
氣道暢通后,如果你愿意,那么,在為患者做徒手胸外按壓的同時,還可以交替為患者做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一個雅稱——“生命之Kiss”,但決不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親嘴”。
正確方法如下:
-
自然吸氣,張大嘴包住患者的嘴,同時捏緊患者兩側的鼻孔,用至少1秒鐘的時間緩緩地吹氣。
-
吹氣時觀察患者胸部,只要把患者的胸部吹抬起,就應停止吹氣。一定要避免過度吹氣,因為過度通氣反而有害。
-
兩口氣之間要換氣1秒鐘,即松開病人的鼻孔并離,開嘴唇,自然吸一口氣以后,再緩慢地吹入第二口氣。
-
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8歲以上為30:2(不管單人法還是雙人法搶救),即做30次胸外按壓,吹2口氣。
還有三點特別重要
▼
-
反復交替做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直至徒手心肺復蘇成功或者救護車趕到。
-
如果你不會做或者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可以暫時不做,但你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必須持續(xù)不斷地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
現(xiàn)場如果有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要第一時間把它拿來對患者進行除顫。要記。∪绻颊叱霈F(xiàn)心跳驟停,電擊除顫是第一選擇,如果沒有這個設備,只能持續(xù)不斷徒手心肺復蘇。
AED又被稱為“傻瓜除顫器”
全程有語音提示操作
簡單幾步,“傻瓜”都學得會
對于心臟停跳
使用AED配合進行電擊除顫
成功率高達90%
AED是英語縮寫,中文翻譯為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全自動、易學易用,可供非專業(yè)人士經(jīng)過訓練使用的急救設備。
▲AED國際通用標志
它塊頭不大,但作用很大,能使突發(fā)心臟驟停的患者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接受體外除顫,實施心肺復蘇。
安裝在深圳機場航站樓內(nèi)的AED急救設備。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心臟驟停
要急救使用時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AED?
▼
深圳市急救中心專家介紹,可以使用“AED地圖”。打開“騰訊地圖”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欄中輸入“AED導航”就會顯示離你最近的幾臺AED,根據(jù)導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AED會自動識別需要電擊的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使用起來也只有簡單的四個步驟:開機—連接—放電—除顫。
黏貼電極片
▽
不要接觸,分析心律并給予除顫
▽

以上這些
你都學會了嗎?
這些技能希望你永遠都用不到
但也希望你需要用到的時候
一定要懂得如何操作!
最后,大件事君再次呼吁大家
有3位好心人的線索
可撥打(0755)27788311 聯(lián)系醫(yī)院
或直接留言哦
點亮“在看”
為好心人的善舉點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