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6點30分許,長沙市戲劇藝術中心的排練廳里,一切準備就緒:演員們妝發(fā)齊整,在舞臺邊談笑等待上場;攝像、控場、調度工作人員各就各位;伴奏樂隊的樂手們架好曲譜,神色輕松。燈光閃耀,舞臺明亮,氣氛歡快。
“家人們準備好瓜子和茶水,有請我們的花鼓戲演員們入場!”
伴隨著抖音賬號“長沙花鼓戲”直播間畫面外主持人的歡迎,10名花鼓戲演員依次走進了畫面;ü膽蜓輪T和伴奏樂隊合作戲曲串燒,觀看人數從900多蹭蹭漲到1萬左右。主持人的歡呼和調侃里,帶一些濃郁地道的長沙方言。直播間與排練廳之間連接起隱秘的細線,虛虛實實,氣氛被迅速而熱烈地調動起來。
這場持續(xù)3個多小時的直播,總共收獲了67.4萬觀眾,新增3444名粉絲。近兩個月前,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成立了“長沙花鼓戲”官方抖音號,開始了這門非遺藝術嶄新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和直播之路。第一場直播,長沙花鼓戲驚喜地收獲了350萬觀看量,這是2021年他們舉辦160場線下演出觀眾總和的70倍。這無疑是一個信號:從線下到線上,直播間為長沙花鼓戲提供了新的舞臺。
直播間里的長沙花鼓戲,
幽默風趣與傳統(tǒng)韻味并存
11月3日晚6點50分,長沙花鼓戲抖音直播間已經開啟!伴L沙花鼓戲”幾個字赫然在目,只是背景墻前尚未看到演員們的身影。
馮沛坐在電腦面前,位于排練廳最靠后的位置,縱觀全局。他是畫面外的控場者,觀察直播間的粉絲進入情況,遇上粉絲留言評論,他會適時給出熱情、充分的回應。
“家人們點點關注!”“家人們準備好瓜子茶水,我們準備看戲啦!”
晚7時,10名穿戴整齊的花鼓戲演員們走進了畫面,錯落有致地站在階梯上。四臺打光燈、四臺攝影機面對著他們,前方有提詞器以便提醒。演員們目前站立的位置是小舞臺,而在排練廳的正前方,有一塊面積約130平米的場地:這里是大舞臺,專供經典曲目演出,還原傳統(tǒng)的舞臺效果。20名左右樂手組成的伴奏樂隊端坐在右側:嗩吶、二胡、小鑼、大鑼等等。
在排練廳一側,還有一個小房間。這里三名負責調度的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屏幕,觀察鏡頭效果,及時給場內的攝影師反饋調整細節(jié)。
算上演員、控場調度團隊、伴奏樂隊樂手,這個約300平米的排練廳有約50人?此戚p松、詼諧的花鼓戲直播,背后其實有一個如此龐大的團隊,從策劃、排練到復盤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團隊奉獻了一場持續(xù)3個多小時的直播,總共收獲67.4萬觀眾,新增3444名粉絲。記者猜測,可能是其中包含的一些精巧靈動、富有生活氣息的段子,以及依然充滿傳統(tǒng)味道的經典曲目吸引了觀眾。對于一個成立不到2兩個月的新賬號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據馮沛介紹,這樣的直播數據在湖南區(qū)域戲曲類賬號里,“可以排進前十”。
11月3日下午5時許,記者在化妝間見到了花鼓戲青年演員陳雨晴。她個子小巧苗條,留黑色長發(fā),大眼睛很有神。陳雨晴是“長沙花鼓戲”直播團隊的主力軍。
談起花鼓戲,陳雨晴的表情很嚴肅。她個性要強,幼年時學習成績很好,也喜愛唱歌跳舞,在學校舉辦的青年歌手大賽中拿到過兩次第一名。“老師告訴我,攸縣的藝校正在招生,你去試試看!
陳雨晴在藝校招生考試里再次奪得第一!爱敃r以為自己要做大明星了。那時候才13歲,13歲你能懂什么?只知道我考了第一名,就一定要去上學!彼貞洝
父母心疼陳雨晴,曾去藝校勸說她回家讀普高。陳雨晴反而安慰母親:“我在普高連8門科目都能學好,怎么可能學不好這個?”
軍訓結束,陳雨晴走進教室,發(fā)現自己所在的班級是“藝術八班”,黑板上寫著四個大字:花鼓戲班。所以與花鼓戲結緣實在是巧合,練功和選拔的道路也并不像想象中的“大明星”一樣光彩奪目:陳雨晴在當年花鼓戲劇院的集中訓練考核中受過一次很嚴重的腿傷,為了順利通過考核,她甚至不敢告訴老師、繼續(xù)每天練功。直到傷勢太重、實在無法忍受,陳雨晴才被母親帶著治療。
腿傷雖然已經痊愈,但陳雨晴從此只能“走點穩(wěn)戲,不能做翻的動作”。即便如此,她依然在嚴苛的選拔中成為優(yōu)勝者,來到了現在的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陳雨晴的生活節(jié)奏。面臨房貸和房租的壓力,她感到自己正在被“推著走”!跋胍蝗f里還不如多走一步,我就想辦法怎么自己賺錢。”
居家期間,陳雨晴開始摸索抖音直播。在此之前她也制作一些短視頻,每則都有幾百上千的點贊數,但從未做過直播。陳雨晴說,“根本不知道直播是什么、禮物是什么,完全不懂,都是粉絲帶我走的!睕]有聲卡、沒有架子、沒有伴奏,什么都沒有,陳雨晴拿著手機面對自己開始唱戲,評論區(qū)的粉絲就說“你的半邊臉到屏幕外面去了”——手舉著手機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垂下來一些,陳雨晴自己都沒意識到。
第一場直播,陳雨晴賺了5.2元。到2021年,陳雨晴開始將自己的賬號直播規(guī)律化,自己寫段子、編段子、做視頻,慢慢摸索。直到現在,她的個人賬號“花鼓戲一東”總共擁有43.3萬粉絲,獲贊280.5萬,內容也越來越成熟多樣。她沒想到,“花鼓戲一東”的名氣會遠遠超過“陳雨晴”。
看中了陳雨晴的經驗,2022年9月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決定開設抖音號并直播時,陳雨晴成為了這個團隊中的一員。從策劃到呈現,從主持到表演……陳雨晴坦言自己花了太多心思和精力,人都瘦了一圈!拔冶热魏稳硕枷M@個賬號走出去,它就像我孕育的一顆小種子!标愑昵缯f。
從面對觀眾到面對鏡頭
舞臺轉換而內核不變
長沙花鼓戲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20世紀中葉,不同路子的花鼓戲因頻繁的藝術交流而逐漸合流,舞臺語言向長沙官話統(tǒng)一,形成較完備的長沙花鼓戲劇種。其音樂曲調有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約200余支。傳統(tǒng)劇目多以表演“兩小”(小旦、小丑)和“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創(chuàng)作演出的《喜脈案》、《鄉(xiāng)里警察》、《作田漢子也風流》等劇目多次獲國家級大獎。
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進入當代,長沙花鼓戲的觀眾面日漸縮小,演出場地逐漸喪失,演出人才出現斷層,主創(chuàng)隊伍萎縮。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長沙花鼓戲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鼓戲需要觀眾;ヂ摼W蓬勃興起,短視頻、直播走紅,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也順勢而為,在今年9月成立了“長沙花鼓戲”抖音號。中心主任王勇告訴記者,精心籌備的第一場直播,居然收獲了350余萬觀眾。
“350萬是什么概念呢?這個人數是我們去年一年線下160場演出關注人數總和的70倍!
加上直播打賞收入超過萬元,這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開端,也給了團隊很大的信心,讓他們看到了花鼓戲更大的可能性。
王勇介紹,從線下到線上,演員和工作人員都需要由面對觀眾轉而面對鏡頭、從舞臺思維轉變?yōu)槎兑羲季S。這種轉換難度不小,對演員的隨機應變能力、控場能力要求會更高。而事實證明,團隊克服了種種障礙,直播非常成功。
在對抖音直播間的數據進行分析后,他們發(fā)現31至40歲的粉絲占比30%,已然成為觀眾主力軍!95后”、“00后”的身影也不少見?梢妭鞑ッ浇榈母淖兓蛟S也是新的契機,讓更多年齡層次的人成為了花鼓戲愛好者。
陳雨晴說,自己有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讓長沙花鼓戲“走出去”,這已經取代了她而從前當“大明星”的夢想。將非遺藝術搬進直播間,她認為藝術的本質還是沒有變,“沒有太多包裝、流量,是騾子是馬,拉來臺上遛遛就知道了!
明年,他們計劃自己制作一百條關于長沙文旅的視頻,介紹長沙的美食景點和傳統(tǒng)文化。除了用直播打賞的收入彌補線下票房之外,王勇還設想著在長沙花鼓戲的直播間帶貨,賣長沙當地鄉(xiāng)村的農產品、非遺傳承的手工藝品,將花鼓戲的能量傳遞給其他的文旅產業(y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