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古稱香山,位于粵港澳大灣區(q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xiāng)、華僑之鄉(xiāng)的美譽(yù)。在這里有很多別具特色的新春年俗。
這是流行于中山市南朗鎮(zhèn)崖口村的崖口飄色,飄色源于唐代的“耍菩薩”,是一種祈福民俗活動。
與飄色一起表演的還有舞獅舞龍的隊(duì)伍,每逢年節(jié),崖口村民會在村里表演,也會在大街小巷中巡游,男女老少都喜歡參與。
在中山南朗,除了看崖口飄色,當(dāng)?shù)厝诉^年都愛吃什么特色美食呢?
水蟹竹蓀燴冬蓉,首先把水蟹放入鍋中蒸熟,然后取出蟹肉備用。在砂鍋中放入蟹湯、冬瓜湯、雞湯混合的湯底。再放入蟹肉、冬瓜、竹蓀,煮開后放入雞蛋清,勾芡即可起鍋。
這道菜制作起來不復(fù)雜,但湯鮮肉嫩,脂膏豐腴,美味無比。
將放好料的禾蟲放入鍋中蒸上25分鐘,起鍋后再在砂鍋中用熱油澆淋。直至表面呈焦香狀,繼續(xù)用小火將水分焗干,這道老陳皮缽仔焗禾蟲便算完成。
蛋白東星斑,將東星斑切片蒸一會兒,用熟蛋清墊底,再繼續(xù)加入一些調(diào)勻的雞蛋液,放入鍋中蒸上五分鐘,起鍋加入一些醬油,這道蛋白東星斑鮮香滑嫩,與蔥絲搭配入口,春的韻味躍然而出。
霸王鴨相傳起源于清朝,它的制作比較費(fèi)工,將整鴨脫骨后,姜蔥料酒去腥,用味料腌制入味。然后再將蛋黃、冬菇、蓮子、百合、糯米等十幾種材料炒香,填入鴨肚中,蒸三個四個小時(shí)后,還要在油鍋中慢慢烹炸。
黃蓮羹是流傳五百年的菊花珍品,金黃色的花瓣光彩奪目,自古就是用來食用的菊花之一。
菊花刺身,只需要將黃蓮羹用清水洗凈晾干后備用,香蕉切片墊底,加入卡夫醬,撒上炒香后的芝麻、花生碎,再拌一點(diǎn)點(diǎn)蜜糖就可以生吃。
把鯪魚肉和骨都剔下來,保持魚皮完整。肉剁成魚蓉,與芹菜、馬蹄、胡蘿卜、臘肉碎末,以及菊花碎末同方向攪拌出一定的韌勁,加入鹽后,塞回到魚皮中,讓它恢復(fù)成飽滿的魚型。下鍋煎熟,直到表皮焦脆,炸好的鯪魚切片后,再淋上勾兌的澆汁兒。這道菊花釀鯪魚肉質(zhì)彈牙,咸淡適口,鮮美中帶著菊花的芬芳。
在中山過年,沙溪的新春集市一定要去感受一下,不僅有好吃好玩的,還可以看到很具傳統(tǒng)特色的表演。
在這個非常喜慶的新春集市里,還可以買到一些有趣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中山沙溪不僅有好玩的新春集市,還有好吃的新春年味。
紙包排骨,把精選的豬肋排剁成塊兒,用秘制的醬料腌制一個多小時(shí),再包入砂紙當(dāng)中。包好的排骨需要在油鍋中炸上六七分鐘,然后撈出放入盆中,繼續(xù)用熱油浸泡十幾分鐘才算完成。
這道紙包排骨,肉質(zhì)飽滿,表面酥香,看起來就已經(jīng)讓人垂涎欲滴。
盆菜用蓮藕、蘿卜、豆泡墊底,然后放入干魷魚、燒鵝、白切雞、燒肉、魚丸、大蝦等食材。再放上湯底燉上20分鐘,所有食材的美味都集合在一起,熱氣騰騰的,是年夜飯里最受歡迎的大菜。
都說中山黃圃是廣式臘味的發(fā)源地,過年想吃特色的臘味,一定要到這里來一趟。
年年旺鵝,將臘鵝改刀切成塊兒。砂鍋中放油,將大蒜蔥頭炒香,再放入香茅炒一下墊底,芋頭一塊塊擺在中間。放入臘鵝,焗上二十分鐘,可以在鍋邊加入一些白酒增香。整道菜幾乎不用加別的任何調(diào)料,就利用臘鵝本身的味道與食材相互激發(fā)來調(diào)味。焗熟后也只需加入小蔥和綠薄荷就完成了。
中山的年夜飯各具特色,春節(jié)期間的各種文化表演也增添了過年的氣氛。
鼓樂陣陣,歌聲豪邁,醉龍狂舞,這精彩的表演里,有著中山百姓對兔年的美好憧憬,也有著對全國人民的新春祝福。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