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李阿姨因為微信賬號被封,飯吃不下、覺也睡不香,時不時還哭上一場。上周六,我們進行了報道。新聞播出后,引起了不少觀眾以及網友的關注,這兩天,630-第1眼記者一直在幫李阿姨向騰訊公司申訴,目前事情有了新進展。
畫面里哭泣的便是李阿姨,而導致她傷心的原因,竟然是微信賬號不能用了。原來,9號上午,李阿姨到黃泥磅松龍景苑小區(qū)門口的超市買菜,碰到一對年輕人在超市門口贈送抽紙,條件是要用手機在微信好友里群發(fā)一條鏈接信息。
操作成功后,李阿姨提著抽紙回家了,但此時,她卻接到了孩子的電話。
李阿姨的微信提示,由于涉嫌違規(guī),微信功能將不能使用,并且被封號。后來,李阿姨的孩子重新給她注冊了一個微信號,但原號上的好友、各種團購群、娛樂群、同學群、朋友群都沒有了。
新聞播出后,630-第1眼記者和騰訊公司取得了聯(lián)系,終于找到了李阿姨微信帳號被封停的原因。
客服人員表示,微信賬戶被封停,也有可能是發(fā)表、轉發(fā)了一些不良言論、違法金融鏈接,總之,如果是國家法律法規(guī)不允許的內容,只要轉發(fā)都可能面臨封號。李阿姨聽聞后,急忙表示,這次是上了別人的當,自己今后一定會注意了。
對李阿姨的情況進行研判后,騰訊客服表示,會立即上報做出處理。等待期間,李阿姨和記者聊起了家常,她說,微信對她來說不僅是一個通訊方式,也是一種社交工具,獲取信息的渠道,所以說沒有微信的日子特別難熬,一點不夸張。
很快,騰訊方面給李阿姨發(fā)來了短消息,隨后根據提示一步一步登陸再重置密碼,李阿姨原來那個微信號終于回來了。
帳號能正常使用后,李阿姨立即通知了自己的姐姐,并且發(fā)了一條朋友圈,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