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閬中,坐落在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千年古縣,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的美譽。
現(xiàn)存閬中古城近2平方公里,古城建筑布局十分考究,以中天樓為軸心,次第展開,狀若棋盤,展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梢哉f是中國古建筑藝術(shù)的實物寶庫,給人們帶來了詩畫般的美感。在這里,可以觸碰到怎樣的蜀地文化呢?
來到閬中,就不得不說張飛的故事。這位忠義勇武的三國悍將曾在閬中駐守了七年,如今,人們?nèi)栽趹涯钏墓适隆B愤呰尮男,扮演張飛的演員走過街巷,仿佛真的回到了蕩氣回腸的三國時代。
在閬中古城西街,有一處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名叫“漢桓侯祠”,便是為張飛而建。
閬中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副會長張治平介紹,東漢末年,張飛來到閬中做太守,在此期間修城池、興水利、促農(nóng)桑,張飛的治理,為閬中的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chǔ),三國之后,閬中地區(qū)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沒有爆發(fā)過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
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科舉文化也開始在這里興盛。貢院是封建王朝的科舉考場,如今,全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科舉考場在閬中古城里,也就是閬中貢院。因為從考試中脫穎而出的人才,最后都會獻給朝廷作合理的安排,因此叫“貢院”。
據(jù)《閬中縣志》記載,清順治初年,閬中作為四川省會的20年間,共舉行五科鄉(xiāng)試,這里一共走出了116名進士,402名舉人,其中,閬中籍的狀元就有四人。
時光流逝,如果真走進古代考場會是什么樣的體驗呢?
現(xiàn)在,游客們來到這里,可以沉浸式體驗過去考生趕考的過程。演員們身穿戲服,有模有樣地表演起古代科舉考試的過程。
在過去,各縣取得秀才資格的才可以到省城參加鄉(xiāng)試,考中就叫舉人,考試結(jié)束,主考官還會發(fā)給游客中舉證書,用毛筆小楷把名字寫在上面,沉浸式體驗高中舉人的光輝時刻。
在四川閬中,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美食。走在古城街巷,這些數(shù)不盡,道不清名字的美食有很多,當?shù)厝私榻B說,閬中美食有四怪,究竟有什么奇怪之處呢?
“牛肉黑著賣”,就是閬中美食的一大怪,在過去為了保鮮,會往牛肉外面抹鍋灰,如今雖然已經(jīng)摒棄了這種加工方式,不過鹵制過后的牛肉依然是黝黑的。
外表棕黑色的牛肉切開后,里面卻是粉嫩紅潤的,閬中牛肉的烹制方法,相傳就是張飛駐守閬中的時候研制出來的。
閬中第二大怪的“饅頭”可不一般,它就是當?shù)厝撕陀慰吞貏e喜愛的“保寧蒸饃”。
不過,蒸饃為什么要蓋章賣呢?閬中古城的保寧蒸饃傳統(tǒng)工藝流傳至今,因其蓋章賣,成為閬中一大怪。如今,蒸饃的印章已經(jīng)變成各個店鋪的店名,成為了一種防偽標志。閬中人的一天,就是從一份熱氣騰騰的蒸饃開始的。
保寧醋,因閬中的舊稱保寧而得名。來到閬中,怎能不去嘗嘗大名鼎鼎的保寧醋?
保寧醋是閬中人生活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我們看到,閬中街邊的醋坊都會放著一些小杯子,閬中的第三大怪,就是“醋當飲料賣”。舉起醋杯直接豪飲,頓時口齒生津,花容失色,酸爽過后,又會有一絲淡淡的回甜。
史料記載,保寧醋的傳統(tǒng)釀造工藝已有1000余年歷史,經(jīng)歷傳承和發(fā)揚,形成了獨特的配方和釀造工藝。其釀造技術(shù)的核心是中藥制曲,麥麩釀醋,經(jīng)過制曲、發(fā)酵、淋醋、調(diào)配等42道核心工序釀制而成。
醋不光能喝,在閬中當?shù)剡能用它泡腳。在街邊,隨處可見泡腳的店鋪,閑暇之余用一盆熱醋泡腳,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醋香,身邊坐著知心的朋友,也許幸福就是這么簡單。
在閬中,藥醋、蒸饃、牛肉都是當?shù)鬲毺氐拿朗撤枺缃,閬中的絕活美食也有了新的元素,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閬中人,將幾種招牌美食集合在一起,并給它起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閬苑三絕。一道菜,就能品味到三種小吃的獨特口味。
過油的牛肉和蒸饃,放入醋調(diào)制的湯汁,醋的酸爽,肉的濃香,饃的酥脆,都在這一碗熱羹中。酸甜爽口,別有一番風味。
現(xiàn)在,閬中美食四大怪就只剩下最后一怪了,又會是什么呢?
在閬中吃涼面,與我們以往吃過的涼面不同,要先將面條煮熟扇涼,將一把涼面放入碗底,淋上一勺熱的牛肉臊子,最后配上香菜作點綴。用時一分鐘,一碗熱而不燙,溫而不涼,麻辣鮮香的牛肉面就可以上桌了,所以閬中的牛肉面不僅怪,上菜還非常地快。
走進閬中古城,一條條老街古巷散發(fā)著濃濃的文化氣息,除了特色美食,藏在大街小巷和古院落的老手藝,歷經(jīng)百年千年傳承至今,仍然保留著獨特的文化韻味。
位于閬中古城武廟街的銀河絲毯展示館,前來參觀的游客無不為一幅幅精美的絲毯而感到震撼。
絲毯織造技藝是閬中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被譽為“東方軟浮雕”。
很難想象,被譽為“東方軟浮雕”的銀河絲毯,是由匠人們雙手編織出來的,高密度的手工打結(jié),會有多難呢?
“我們的毯子就是這樣由點到線到面,這樣編織而成的,一年僅能編織兩到三平方米,那么一天下來,也只能編織這么一小塊。”
閬中絲毯織造技藝最早始于明朝,發(fā)達的蠶桑業(yè)促進了閬中絲毯行業(yè)的興盛,圖案精美、質(zhì)地細密,利用蠶絲的光澤和織造時的統(tǒng)一方向性,使絲毯于不同角度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和光澤變化。就像閬中當?shù)氐娜耍唤z一線之間,堅守百年非遺傳承,一經(jīng)一緯之間,沉淀千年文化!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