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由于家境貧寒,他從小就在茶館幫父親吉筠亭打下手。
1913年秋,18歲的吉鴻昌報名參軍。因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
1920年,吉鴻昌回家探望重病的父親。父親對他說:“吾兒正直勇敢,為父放心,不過我有一句話要向你說明。當官要清白廉政,多為天下窮人著想,作官即不許發(fā)財。你只要做到這一點,為父才死而瞑目!
圖:抗日名將吉鴻昌使用過的瓷碗
吉鴻昌對此謹記在心。他生活簡樸,為國為民,作官不為發(fā)財,只為天下窮人辦好事。戰(zhàn)場上殺敵,他無所畏懼,沖鋒向前。
1930年9月,吉鴻昌所部被蔣介石改編后,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由于他不愿執(zhí)行“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命令,被蔣介石解除軍權,強令出國“考察實業(yè)”。
臨行前,恰逢九一八事變。吉鴻昌發(fā)電報向蔣介石請命:“國難當頭應一致對外,愿提一師勁旅,北上抗日,粉身碎骨,以紓國難。”但這并未得到允許,于是他環(huán)游歐美,發(fā)表抗日演說,尋求國際聲援。
一次,他要往國內郵寄衣物,美國郵局的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吉鴻昌非常氣憤,跟著監(jiān)視他的國民黨特務卻勸告他說:“你若說日本人,便可受到禮遇!彼獾溃骸澳阌X得當中國人丟臉,我卻認為當中國人無上光榮!”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吉鴻昌毅然回國。在悲憤地目睹日本軍艦攻打吳淞炮臺后,他清醒地意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吉鴻昌想方設法聯(lián)系黨組織,請求入黨。
1932年秋,吉鴻昌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一名愛國的舊軍人轉變?yōu)檎嬲墓伯a主義戰(zhàn)士。
此后,吉鴻昌與馮玉祥、方振武等人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并率軍英勇收復了塞外重鎮(zhèn)——多倫。
這是在九一八事變后中國軍隊首次收復失地。然而這支英雄部隊卻遭到了國民黨當局和侵華日軍的聯(lián)合絞殺。之后,吉鴻昌秘密潛回天津,將自家住宅“紅樓”改造為黨組織秘密聯(lián)絡站,繼續(xù)投身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
圖:吉鴻昌故居
吉鴻昌的種種作為,讓蔣介石欲除之而后快。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國民飯店遇刺被捕。
吉鴻昌被捕后,妻子胡紅霞百般嘗試營救,并及時公開了國民黨企圖暗殺抗日將領的卑劣行徑,許多進步人士都呼吁釋放吉鴻昌。
聲援吉鴻昌、抨擊黑暗統(tǒng)治的聲音越來越高漲。蔣介石不惜斥巨資,將吉鴻昌從法租界引渡到國民黨天津市公安局,關進監(jiān)獄。
圖:吉鴻昌獄中使用的圍棋
一步是生,一步是死。獄中,他與自己對弈。他明白,只要點頭答應了敵人,不但立即就能獲得自由,而且可盡享高官厚祿。但內心堅定的信念讓他選擇了追隨信仰。
經過多輪審判,蔣介石認為吉鴻昌已“冥頑不化”。他不顧輿論壓力,將吉鴻昌秘密押解到北平陸軍監(jiān)獄。
1934年11月24日,蔣介石密令將吉鴻昌“就地槍決”。
臨刑前,吉鴻昌鎮(zhèn)定地向敵人索要紙筆,給妻子寫下最后的牽掛:“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薄叭私K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
此外,他還寫下一首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短短二十個字,道出了吉鴻昌“未滅日寇身先死”的遺憾和憤懣,以及面對死亡,氣吞山河的豪邁氣概,也勾勒出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情懷。
寫完就義詩,他命令執(zhí)行的特務搬一把椅子來。他說“我為抗日而死,死也不能倒下”。吉鴻昌從容地坐在椅子上,厲聲喝道,“站到我的面前來,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我不能背后挨槍”。
槍聲響起,吉鴻昌英勇就義,時年39歲。
1953年,黨和國家為褒獎在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的同志,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吉鴻昌烈士簽發(fā)紀念證。
從一名國民黨將領
到堅定的共產主義追隨者
他擔國家民族于肩
扛著使命前行
吉鴻昌用鐵骨丹心
用英勇無畏的一生
詮釋了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
理想信念
為我們留下了可歌可泣
令人追懷的歷史篇章
致敬!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