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旅客劉先生發(fā)布視頻稱,他申請了陜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免費中轉住宿服務,然而前往指定地點等待住宿車輛時,有人自稱是“預訂酒店”工作人員,試圖用各種理由將他帶至其他收費酒店。
事件曝光后,當地警方加強了打擊力度,處罰、行政拘留多人。此后,劉先生又兩度來到該機場,發(fā)現(xiàn)依然有攬客人員,甚至他的行程信息都被發(fā)布在了“黑車司機群”。
“免費住宿中轉騙局”如何破解?個人信息安全如何守護?看記者調查↓
將中轉旅客誘導至收費酒店
為了方便旅客出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中轉停留超過8個小時的旅客免費提供機場周邊酒店住宿的權益,但這一便民舉措卻頻頻被人利用。劉先生反映,非法攬客人員在機場出發(fā)層十分活躍,他們自稱是免費中轉住宿酒店的工作人員,借著檢查“預訂二維碼”的機會攬客。隨后,他們會用“免費酒店已經下班”“免費酒店無法升級單間”等理由,引導旅客換成另一家“機場合作的民宿”,來回有專車接送,單間價格是138元。
劉先生發(fā)現(xiàn),所謂的“酒店工作人員”所說的升級單間民宿與機場和酒店的官方服務并沒有直接關系。實際上,機場合作的免費酒店并沒有下班,除了能提供免費的標間服務,額外支付100元就能升級單間。負責中轉服務的免費住宿酒店工作人員告訴劉先生,經常有旅客向他們反映遇到了“李鬼”,一旦被拉過去,不滿意房間希望返回機場,幾百米的路程也得支付高額車費。9月,劉先生通過互聯(lián)網反映了該事件。9月20日,陜西機場公安發(fā)布消息稱,根據舉報素材,公安機關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嚴厲打擊冒充工作人員攬客乘車、住宿等違法擾序行為。然而,10月19日,劉先生再次發(fā)布視頻稱,當他第二次到達機場時,依然有非法攬客人員在行騙,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更令人驚訝的是,10月24日,劉先生第三次來到該機場,很快就收到了一位網友發(fā)送的名為“機場北站司機群”的聊天截圖。劉先生回憶:“6點我辦理了值機后,6點40分左右,一個黑車群里就透露了我的行程信息,說‘這個人又要來西安了,你們去機場拉客的注意點,別去了’!贬槍Υ耸,劉先生已經向警方報案。
△群內部分聊天記錄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和陜西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方面均表示,對于攬客拉座等行為,他們一直保持著高壓打擊態(tài)勢,但仍存在著問題和漏洞。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稱,機場內中轉服務標識不夠醒目,中轉免費住宿的免費乘車點、擺渡車等距離較遠,讓非法攬客人員有機可乘。近日,機場開始對中轉服務項目和內容進行調整:
-
把車輛標識、工作人員服裝的顏色統(tǒng)一確定為橙色;
-
在T2和T3兩樓的到達口設立中轉免住宿的專屬服務柜臺;
-
將乘車點調整至到達層出口,縮短步行距離,并由專人引導上車,減少與無關人員的接觸。

此外,對于依然在機場內攬客的人,公安部門也進行了嚴厲打擊和處罰。機場公安介紹,9月以來,他們已處罰擾序人員超300人次。
針對此次事件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問題,機場公安已經展開了調查,暫未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泄露信息的現(xiàn)象。目前,他們正在對互聯(lián)網、自媒體上被泄露的個人信息進行調查整理,同時繼續(xù)加強內部管理和監(jiān)督力度,確保旅客的信息安全。
中國民用航空局近日也表示,將積極協(xié)調公安機關開展有關嚴查打擊工作。

一張機票涉及售票平臺、航司、代理人、運營商等各個方面,如何從源頭上杜絕第三方泄露旅客信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左曉棟教授表示,機票涉及的鏈條太長,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個人信息處理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等侵權責任,這實際上是舉證責任倒置,將倒逼機票售賣環(huán)節(jié)各方切實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責任。這個過程中,也需要主管部門加大監(jiān)督與處罰力度,不能總是‘糊涂賬’。”來源:央視新聞<,/span>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