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反映,她去浙江溫州龍灣區(qū)社會治理中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業(yè)務時,連續(xù)幾天過去排隊都取不到號,希望能開設更多的辦事窗口方便群眾辦事!稖刂萘憔嚯x》記者對此展開了實地探訪。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四章規(guī)定,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職工發(fā)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可以說,這項業(yè)務在民營企業(yè)眾多的龍灣區(qū),與廣大勞動者息息相關。 由于這些業(yè)務都是根據叫號辦理,記者首先來到了取號處,記者看到取號機上,其他業(yè)務的號都還有,唯獨勞動能力鑒定處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已滿”的字樣。一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告訴記者,當天的號已經取完了,要記者第二天早點過來取號,她還熱情地遞給記者一張所需要材料的清單。 志愿者 :他們基本上八點半就搶完了。因為每天只有20來個號,今天都已經取了23個號,就算給你取了你也輪不到。你要不明天早上八點半之前,越早越好,因為他們有些人來的更早,有的人六點多七點多就開始排隊了。 記者詢問,除了社會治理中心,其他哪里還有可以辦理勞動能力鑒定,或者能不能預約辦理,得到的答復是整個龍灣區(qū)就只能在這里辦理,而且只有這一個窗口可以辦理。 離開龍灣區(qū)社會治理中心前,記者又去看了一眼叫號系統(tǒng)顯示器上的“最多跑一地”的宣傳口號,在這一時刻記者覺得它是那樣的扎眼。 “最多跑一地”,它的本意可能是參照“最多跑一次”,為的是方便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墒恰白疃嗯芤坏亍,在龍灣區(qū)人社勞動服務區(qū)有了不同的含義,在這里確實只用跑一地,但是要早一點跑,越早越好,否則這一地還要反復地跑。龍灣區(qū)人社勞動部門是否可以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調整辦事人員、增加辦事窗口、簡化辦事流程,真正讓“最多跑一地”落到實處。
11月29日上午九點多,記者來到位于龍灣區(qū)人防大樓的社會治理中心,在門口錄入身份信息后,進入了辦事大廳。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有不少人正在等待辦理業(yè)務,其中還有一位拄著拐杖。在辦事大廳的人社勞動服務區(qū),10號11號是勞動仲裁受理窗口,12號13號是工傷認定窗口,14號窗口是勞動能力鑒定窗口,15號是勞動監(jiān)察窗口。
志愿者 :預定也沒有,要每天早上取號,取當天的號。
記者看到, 其他窗口辦理業(yè)務的市民并不多。其中,15號窗口由于沒有人辦理業(yè)務,兩名工作人員還可以抽空聊了一會兒天。而14號窗口也就是辦理勞動能力鑒定的窗口異常忙碌,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檢查審核提交的材料。
辦事群眾:我第三個現(xiàn)在才辦。二十幾個要下午了。你拿了號先回家,下午吃了飯再來。下午兩點(開始上班)再來,他們到十一點就不辦了。 我來的時候他們都來了,他們五點多就來了。剛剛(辦好)走的兩個,他們五點二十左右從鹿城來的。我六點鐘到這里的,前面有四個。
在一旁等待的還有兩位新溫州人,他們告訴記者,廠里以前有工友受過工傷,所以知道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要早點過來,可是第一天上午八點過來還是沒拿到號,當天他特意五點多就出門了,到了這里大家先在門外排隊,等八點半上班時間到了再進來排隊取號。
辦事群眾 : 昨天八點過來,沒排上號。所以今天五點多就出門了,來晚了還排不上號。
大約九點五十分,排在3號的小伙子才辦好了業(yè)務,趁他離開前,記者跟他聊了一下業(yè)務辦理的情況,他告訴記者,辦理一件業(yè)務大約需要半個小時,他早上六點不到到這里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人排隊了。
辦事群眾 :今天我反正六點鐘到這里,我排第三個。反正到六點十幾分的時候,就很多人了,人都排到那里了。主要這里只有一個窗口,最忙的就只有一個窗口,別的都兩個窗口。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