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總臺龍年春晚
創(chuàng)意節(jié)目《年錦》嗎
漢、唐、宋、明
四個不同朝代的傳統(tǒng)紋樣
與華麗的舞美技術(shù)相融合
這些圖案都與一個人有關(guān)
她就是常沙娜
80多年前的一場偶遇,改變了一家人的人生軌跡。
1936年,常沙娜的父親常書鴻偶然在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上,打開了一本記錄敦煌石窟的畫冊,驚嘆之余,他義無反顧地離開巴黎,回國尋訪敦煌石窟。
“在明明暗暗的一個個洞窟走進走出,就像游走在變幻莫測的夢境里!倍鼗投纯叱蔀榱松倥衬鹊臉穲@。她跟在父親身后,踩著“蜈蚣梯”,爬進蜂房般的洞窟臨摹壁畫,描稿、勾線、著色、暈染,把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點壁畫臨了個遍。
“那個時候我年紀很小,但學東西很快。”因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常沙娜每天都會去洞窟臨摹壁畫,“不用大人來促進我,我自己一看,就畫,我畫的感受還很準確。他們都說,這個小孩兒還行!
14歲那年,常沙娜和父親一起,在蘭州舉辦了首個父女聯(lián)展。她將少年純真的激情,融入敦煌藝術(shù)神圣的氛圍,把人物描繪得格外傳神動人。
“沙娜,無論走到哪里,請記住你是敦煌人!”父親曾經(jīng)的的叮囑在她耳邊依舊清晰。她沿著父親曾經(jīng)走過的路,幾十年如一日,用畫筆將敦煌之美帶出了沙漠,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絢麗。
而今,93歲的常沙娜仍然心系敦煌,用她的方式鼓勵啟發(fā)更多年輕人看見敦煌、探索敦煌。她一生堅守著“敦煌壁畫解密人”的使命,用最赤誠的心詮釋著何為永遠的“敦煌少女”!
一生擇一事
一世傾芳華
向堅守致敬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