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qū),被譽為生態(tài)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你知道這里的苗族人是如何過春節(jié)的嗎?
“沒喝過高山流水,不算來過貴州”。在貴州西江的千戶苗寨,苗家少女唱起苗家敬酒歌,向客人敬上一杯香甜的米酒,酒水從高處順碗而下,層層疊疊,流入客人的酒碗,苗家人就用這種方式熱情歡迎八方來客!
每當逢年過節(jié)或有親朋貴友來到苗寨做客,人們就會在村寨路口設(shè)置酒卡,少則三、五道,多則十一、十二道,對客人攔路敬酒。
在苗族人看來,“十二”是一個大數(shù)。苗家有“歌有十二路,酒有十二道,日有十二個,月有十二個,天有十二層”的說法。所以,將攔路酒設(shè)置成十二道,就是苗族迎客的最高禮儀。
每逢過年或者是重大節(jié)日,苗族小伙兒們就會吹起蘆笙,姑娘們跳起蘆笙舞,來慶祝團圓,能歌善舞的苗族人過年可真熱鬧。
苗鄉(xiāng)人家過年,這些美味令人垂涎
酸湯魚是苗族人的最愛。酸湯,一定要用當?shù)匦》寻l(fā)酵出來的酸,才是那個純正的味道。魚,一定要選用田里的稻花魚,鮮甜肥美,再加上當?shù)氐囊吧窘诱{(diào)味,那才叫一個完美。
在白酸湯中加入紅辣椒和糟辣椒,調(diào)配成火紅的顏色,再加入大蒜、生姜、木姜子調(diào)味。煮沸后下入鮮嫩的稻花魚,燉煮30分鐘。酸湯魚酸辣可口,味道醇厚,讓人回味悠長。
它的蘸水也是很有講究的,折耳根和木姜子必不可少,再加入香菜、花椒、青紅辣椒,吃上一口,味道濃郁酸爽。
苗族雞稀飯,是苗族人在重大的節(jié)日時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自家養(yǎng)的土雞清洗干凈,在清水里面煮沸。在湯里倒入一碗米,煮40分鐘左右。苗族雞稀飯,吃上一口濃香鮮美,回味無窮。
干鍋牛肉是這里的地標性美食,過年怎么能少得了它?干鍋牛肉需要炒兩遍,先將黃牛肉切片,放入油鍋翻炒三分鐘,這時候不放任何調(diào)味品,這第一遍炒,主要起到去腥的作用。第二遍炒的時候,將干辣椒、花椒、酸辣椒爆香,再加入牛肉,炒五到八分鐘收汁,最后加入香菜、芹菜出鍋,吃的時候還要用小火慢燉,越燉越香。
鼓藏節(jié)是苗家人最隆重的祭祖活動,每13年才舉行一次。鼓藏肉就是鼓藏節(jié)祭祀時的供品,而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過年過節(jié)苗家人都能吃上鼓藏肉了。
鼓藏肉雖然做法簡單,但秘制蘸水絕對是這道菜的靈魂,也是鼓藏肉好吃與否的關(guān)鍵!
“鼓藏肉就是清水煮肉,放一點鹽就可以了,我們吃的就是豬肉原汁原味。蘸水是很重要的,放一點鹽、醬油、雞精、辣椒、蔥花,攪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在苗族人的年味飯中,苗王魚也是不能少的菜肴,制作苗王魚要有耐心,先將青椒用火烤十分鐘左右,烤到表面發(fā)糊后搗碎。用清水將稻花魚煮20分鐘,去掉骨刺,將魚肉扒拉為小塊,將青辣椒碎拌上鹽、雞精、蔥花、香菜等調(diào)料,澆在魚上,味道十分鮮美!
魔芋鴨,是苗族人年味飯中的搶手菜。將鴨子切塊,過油炒制十分鐘左右,將水分炒干,油脂炒出。魔芋切片,油鍋中加入蒜片、姜片爆香,加入干辣椒、豬油、豆瓣醬充分激發(fā)香氣,最后加入鴨塊、魔芋片一起翻炒,放入啤酒去腥,大概燉煮二十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一大桌子苗族美食酸辣鮮香,妙不可言!作為能歌善舞的民族,吃飯當然要以歌助興!
別具一格的貴州年味兒,每一口都銷魂
米糕,是黔東南一道傳統(tǒng)特色小吃,苗家米糕略帶酒味兒,原來是加入了糯米酒發(fā)酵而成的。聞著鮮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糯而不粘。
天麻不僅是中藥材,也可以入菜食用。煎、炸、燉、煮……天麻通過 “72變”后,就成了一道道既有傳統(tǒng)搭配,又有頗具創(chuàng)意的特色天麻美食。
天麻氣鍋雞,滋補又鮮美。將切好的姜片放在氣鍋最底層,再將雞剁成塊,放在姜片上,然后放上天麻,最后配上紅棗、黨參、小蔥,一滴水都不用放,上鍋蒸3個半小時。在天麻氣鍋雞烹飪的過程中,每十到十五分鐘,需要在氣鍋的鍋蓋上添加冷水,這樣氣鍋里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蓋子,就會液化流入氣鍋內(nèi),慢慢越積越多,形成一鍋鮮濃的雞湯。
天麻燴鱸魚,鮮爽脆嫩。首先將鱸魚切成蝴蝶片的形狀,再放入紅辣椒、姜、蔥,還有天麻,撒上胡椒粉、鹽、豬油充分攪拌,使魚片更加入味。熱水中煮一分鐘左右,再下油鍋翻炒20秒,就可以出鍋了。
蒸碗是貴州黔東南的一種傳統(tǒng)美食,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shù)夾沙肉。將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夾刀片,填入用核桃仁、黃豆、花生研磨成粉末,像沙子一樣細膩的餡料,最上面放上糯米,大火蒸30分鐘,夾沙肉就可以出鍋了,吃起來肥而不膩,香甜軟糯。
除了蒸碗,臘肉也是黔東南過年餐桌上的主菜,肥肉晶瑩剔透,肥而不膩,瘦肉瘦而不柴,帶著熏制品特有的香氣,風味獨特。
“殺年豬的時候,將殺豬的熱血澆在豆腐上面,再加一些肉,熏半個月左右,就可以了。”
除了“臘味三件套”,爆炒臘肥腸竟然也受到人們的歡迎。將臘肥腸煮熟切段,與糟辣椒、泡椒一起混合大火爆炒,不需要太久,爆出油脂即可。撒上蒜苗、蔥姜就可以出鍋了。
糟辣魚是貴州的特色吃法,糟辣椒類似于剁椒,是經(jīng)過發(fā)酵而成的,酸酸辣辣,是貴州菜常用的調(diào)味品。
黔東南地區(qū)的黃牛,肉質(zhì)緊實,口感細嫩,當?shù)赜械烂,“跳水?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24px; font-family: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vertical-align: baseline;">肉”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里黃牛肉的細嫩。選用小黃牛的后腿肉,切成片,加入青花椒碎、花椒油、花生油腌制入味。
之所以被稱為“跳水牛肉”,是因為它特殊的烹飪方法。牛肉首先會貼在銅鍋壁上,利用銅壁熱量把牛肉水分蒸干,肉就會自然滑落到鍋里面,仿佛在水中跳躍一下,因此得名“跳水牛肉”。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使牛肉迅速緊縮,還能保持其肉質(zhì)的鮮嫩和多汁,口感更扎實。
花式舞龍,喜鬧元宵
春節(jié)除了品嘗家鄉(xiāng)美味,黔東南的人們還會結(jié)伴去參加熱熱鬧鬧的舞龍活動。
施秉縣歷來就有“舞龍鬧元宵”的習俗。每年元宵節(jié),幾十條亮龍沿著大街小巷翻騰起舞,街邊百姓也紛紛以煙花爆竹接龍,喜鬧元宵,熱鬧非凡!
亮龍通體骨架用竹篾編扎而成,龍頭和龍尾的造型扎好后,用白布糊面,彩繪相應圖案,并在龍頭上安裝龍角、龍眼、龍舌、龍牙、龍須,在龍身的骨架外圈貼上紅紙剪的龍鱗,龍體內(nèi)安裝龍蛋作為照明的燈籠,燈籠插上蠟燭。夜間舞龍時格外壯觀!
當?shù)氐凝垷粽寡葜凶顬閴延^的要數(shù)“百米長龍”,也就是草把龍,俗稱草龍、黃龍,龍頭、龍身、龍尾都是用稻草編扎而成。
黔東南的年味,不僅在這一桌桌溫馨的團圓飯里,還在這熱情好客的攔門酒、熱鬧非凡的蘆笙舞里。苗鄉(xiāng)純樸的“移動市集”、爆紅網(wǎng)絡(luò)的“村超”“村晚”,更讓人們對黔東南充滿了期待!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