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上的“百慕大三角”
曾經號稱“未解之謎”
據說不少飛機和船開到這片區(qū)域
就會遇到事故
但已經有很多人進行了科學辟謠
說這事純屬虛構
在杭州建德工作的高先生
想反映當地一個地下車庫
說是這兩天里
有四輛車撞上了同一面墻
他覺得
這可不是湊巧
1
兩天之內撞四輛
都是地庫這面墻?
高先生:四輛車,同一面墻、同一個彎道,撞在一起,這個地面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責任?我們剎車剎不住。
杭州建德新安路上
有一個盛德國際廣場
事發(fā)現場位于大樓地下車庫的負二層
這處彎道的墻壁上
有好幾處撞擊和剮蹭的痕跡
高先生說
他是盛德國際廣場的商戶
在這停車四年了
每個季度支付一千兩百五十元的停車費
高先生開的是一輛特斯拉Model Y
監(jiān)控畫面顯示
6月22號晚上將近11點
車子轉彎時撞上了地庫的墻壁
高先生提供了照片
車頭右側受損
前保險杠凹陷
高先生:過這個彎道的時候,我車速是保持在每小時10公里以內。在距離這個彎道30米左右的地方,我已經感覺到輪胎在飄,我就趕快踩剎車,慢慢去點剎,結果發(fā)現剎車會有彈的感覺,打方向,這個時候ABS(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已經抱死,直接就打不動,剎車同時也變硬,車就整個滑過來,直接就撞墻上。我是2006年快12月拿的駕照。
記者:十多年的老司機了。
高先生:而且我沒有出過任何事故,這是第一次出事故。
十幾年駕齡的老司機
第一次出事故卻是在地下車庫
高先生越想越郁悶
他聯系了交警和保險公司
特斯拉服務中心的維修報價是
兩萬四千多
高先生說這部分車損可以走保險
但是六千多塊錢的車膜
就得自己負責了
高先生:本來我覺得是我自己操作不當,也就認了,因為當天晚上11點多,保險公司說特斯拉服務中心在杭州,也沒辦法開板車過來把車拉走,那我就把車停在這里,結果第二天我過來的時候,又有一輛車撞在這里。
高先生提供的視頻:盛德地下停車場,我的車剛撞完,今天又是一輛。這個路絕對有問題,賊滑。
監(jiān)控畫面顯示
高先生看到的這輛寶馬車
是6月23號中午12點多
撞上同一面墻壁的
車主小邵姑娘說
當時的車速應該是每小時20多公里
寶馬車主 小邵:路滑,我在離這邊很遠就開始踩剎車,沒有反應,轉方向盤也沒有用,就直接看它撞上來了。(維修)估價四萬左右。
記者:車子撞到什么位置?
寶馬車主 小邵:就是右上角大燈那塊位置,人還行,就是心里有點害怕。
高先生說
就在他和寶馬車主聊天的時候
另外一位奔馳車主走了過來
說她的車也撞了這面墻
監(jiān)控畫面顯示
奔馳車是6月22號下午1點左右
撞上這面墻的
看上去車速比高先生快了不少
照片顯示
車頭右側的翼子板和前保險杠都有損傷
奔馳車主 小周:剎車剎不住,如果我不急轉的話,就正面撞墻了。
記者:車子撞在墻上什么位置?
奔馳車主 小周:這個位置,保險打電話,(車損)是十萬以上。
記者:你想怎么解決車損?
奔馳車主 小周:我主要是看他們一個態(tài)度,希望他們承擔一部分的責任。
高先生:在保險支付之外,我們自費這部分由物業(yè)承擔30%左右。
高先生告訴記者
事后他和兩位姑娘找到了
盛德國際廣場的監(jiān)控室
高先生:監(jiān)控室的保安大叔跟我們說,早上已經有人來調過了,因為6月22號中午在我們之前還有一輛車也撞了,也是在這個地方。而且第二天我們跟物業(yè)交涉的時候,物業(yè)是承認這個事情的,就是四輛車。
2
物業(yè)提到“5公里”
數量來到“5輛車”
按照高先生的說法
盛德國際廣場地下車庫這面墻
在兩天之內被四輛私家車撞過
幾位車主覺得
這肯定不是湊巧
物業(yè)公司會怎么解釋呢
關于事發(fā)經過
兩位姑娘和高先生的說法
有一個共同點
進入彎道前的這段直行路面很滑
三人都感覺距離被撞墻壁30米左右
車輪開始打滑
這個位置的地面上
有不少黑色痕跡的車轍
摸上去很難擦掉
高先生說他們反映情況之后
物業(yè)公司已經派人打掃過地面
采訪當天
事發(fā)這段地面上還有大片水漬
過了彎道之后再往里這片停車區(qū)域
地面明顯干燥很多
在被撞墻面和周邊這排立柱上
都貼著一張A4紙
上面提示“轉角路滑 減速慢行”
現場
我們也開采訪車試了試
按高先生介紹的行車路線
以每小時二十公里的速度直行
再減到每小時十幾公里轉彎
采訪車司機 老傅:進入這里以后、感覺摩擦系數小一點,輪胎跟地面的摩擦系數。
記者:急轉彎就要打滑了。
采訪車司機 老傅:轉過來沒什么問題。
高先生:我們覺得是油性物質,因為它很滑,人站上去都會滑倒,感覺反光特別嚴重。積水的話,我們在地下停車場走過好幾圈驗證過,其它地方全部很干燥,唯獨這個地方非常濕滑。
高先生他們認為
建德這幾天一直在下大雨
物業(yè)公司應該及時清掃地庫地面
如果沒有那些黑色污漬和水跡
不可能會兩天內四輛車撞上同一面墻
找到盛德國際廣場的物業(yè)辦公室
工作人員表示領導不在
讓記者留下聯系方式
物業(yè)經理后來電話作了回復
提到了地面潮濕的原因
和地下車庫的限速
新南北物業(yè)杭州建德盛德國際廣場服務中心 戴經理:我們車庫出入口都有限速的,限速標志是(每小時)5公里,因為下雨天、連續(xù)陰雨,車輪會有水帶到地下車庫。車子在那個地方出現事故以后,我們也及時下去看過,地下是沒有油污的。地下車庫是保潔在清潔,我們車流量大,前面清潔之后,又有車子把水帶進來。對于事故多發(fā)地段,再做一些明顯的警示。
高先生說
之前雙方溝通的時候
他和兩位姑娘聽到的也是這個說法
他們不認可
高先生:每小時5公里確實是一個安全速度,但在實際過程中,我們的車速正常在5到10公里,也并不是很過分的事情。沒有緩沖帶,地面維護不到位,濕滑成這樣,比如你拖不干凈,你用地面吹風機把它吹干,或者用其它途徑去解決。
記者:像這兩天雨這么大...
高先生:你得保障我的安全,正常行駛安全,他(物業(yè)經理)的原話一直重復一句話,你們幾個的車撞在這里是湊巧。
寶馬車主 小邵:我天天停這里。
記者:出事這個位置,你以前經過有這個情況嗎?
寶馬車主 小邵:以前開過,沒有這種情況,因為是晴天。
奔馳車主 小周:我是在這邊工作的,不可能只在這一面有問題,從B1(負一層)進來,要有問題早就有問題了,就在這一塊。
記者:在出事之前,你每天開車經過,有這么滑的路面嗎?
奔馳車主 小周:沒有。
記者從建德返回杭州的路上
高先生反饋
當天下午又有一輛奔馳車
撞上了地庫那面墻
部分引擎蓋都翹了起來
記者聯系了車主周先生
奔馳車主 周先生:大概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就發(fā)生側滑,車子會自動剎車,剎住以后地面實在太滑了,就直接溜到墻上去了。他們(物業(yè))覺得完全是車主的責任,自己開車不小心,他們貼了提示,但是這個提示A4紙大小,白紙黑字,貼在白色的墻上,根本看不清。
高先生他們希望
物業(yè)公司能賠償一部分車損費用
物業(yè)的戴經理認為他們沒有責任
記者咨詢了律師的看法
浙江豐國律師事務所主任 陳松濤:一般地下車庫限速都是每小時5公里,超過(每小時)5公里,車主要承擔主要責任,但是因為地面比較濕,如果物業(yè)沒有及時清掃,導致輪胎打滑,也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物業(yè)要承擔次要責任。我個人覺得,類似這種情況,物業(yè)承擔10%到20%比較合理。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