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介紹
10月3號晚上11點多
他通過“及時用車”平臺
接了一個代叫訂單
從杭州臨平區(qū)到濱江區(qū)
乘車人無需付費
由代叫人支付
行程結束后
他收到了97.12元
張師傅說
訂單結束是在當晚11點40多
過了一個多小時
他收到了平臺發(fā)來的乘客投訴
說是他沒有按照指定的方式收費
后面有個括號
寫著“其他方式已付費”
右邊寫著“違規(guī)”
張師傅:平臺說,你是收兩筆費用,第一筆是正常消費的。顧客又給了你96塊錢,我說我沒收到錢,因為我跟顧客也沒溝通過,他怎么能給我錢?我問平臺有沒有顧客掃碼的憑證,平臺說也有。
張師傅說
被判違規(guī)后
平臺就把這筆訂單的錢
從他賬戶里扣掉了
之后接單也接不到了
為了證明自己沒有重復收費
張師傅給記者看了
10月3號的微信和支付寶流水
沒看到金額為96元或者97.12元的進賬
記者:那這個憑證有發(fā)給你嗎?
張師傅:沒有沒有,任何一個憑證也沒給我,我也沒接到顧客的錢,而且把“屎盆子”扣在我身上,我十分氣憤。我的訴求,把我的錢歸還給我,而且要還我一個清白。
張師傅說
之前他已經在平臺上發(fā)起了申訴
但沒有成功
記者:明確確認過他是有做這個操作了嗎?
及時用車客服:這邊還在審核當中,最終結果還沒有下來呢。
記者:就結果還沒有下來是吧?
及時用車客服:對的。
記者:那這個詳細情況是你們這邊負責嗎?
及時用車客服:是的,師傅。
記者掛斷電話后
張師傅驚奇地發(fā)現
平臺忽然“變了臉”
他成了無責
張師傅又聯系了客服
及時用車客服:這邊幫您查看,您截至13點顯示的是無責,先生。
張師傅:顯示的無責,你在審理當中,完了你在24小時之內高級專員給我回電話,是這意思不?
及時用車客服:您這個是12小時。
當天晚上
張師傅聯系了記者
說平臺的判責又變了幾次
張師傅:對,有責的了,然后過了一兩分鐘又來信息了,這一單變成無責了。
記者:就我們走了之后這一單從無責變有責然后又變成無責了?
張師傅:對。
記者:然后把錢退回來了?
張師傅:對。
及時用車是高德打車的合作平臺
平臺方面在第二天給出了答復
說“這一單應為
乘客偽造訂單線下轉賬證明
導致平臺誤對司機判責”
還提供了乘客當時提交的付款記錄
記錄上顯示
收款方是張某
和張師傅同姓不同名
訂單的金額是96元
也不是應收的97.12元
關于這一答復
我們也想聽聽乘客的說法
在訂單上
沒有乘客完整的聯系方式
平臺方面也表示不便提供
記者把情況轉告給了張師傅
張師傅:我肯定會報警的。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