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上午,從郴州向東驅(qū)車兩小時,下廈蓉高速,駛過山間柏油路,即抵達(dá)青瓦粉墻的熱水鎮(zhèn)。踏入街中,先嗅到一縷淡淡的硫黃氣息,夾雜著山間草木的清香。
據(jù)神話傳說,堯時,天上有10個太陽,每天輪著為地球送溫暖。可有段時間,天上竟“十日并出”,烤焦了土地,曬枯了莊稼,人也熱得心如湯煮甚至干渴而死。
災(zāi)難驚動天庭,天帝命善射的后羿空降人間,協(xié)助堯解除人間苦難。
后羿帶紅弓白箭,攜美妻嫦娥下凡,張弓搭箭,“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了9個太陽,其中一個“砰”地落在熱水河中,砸出了滾燙的泉水,形成了湯河溫泉和熱霧繚繞的奇景,為當(dāng)?shù)匕傩盏纳a(chǎn)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于是乎人們贊此溫泉為“靈泉”“圣水”“福泉”“長壽泉”等。
早在南宋,熱水溫泉就載入了官修地理志。
稍遠(yuǎn)處,婦女們在洗衣裳。她們將洗好的衣服攤在滾熱的石頭上,第二件剛洗完,第一件就已烘干,湯河畔成了免費(fèi)的“天然烘干機(jī)”。
平時,誰家殺豬殺雞了,就地取熱泉燙毛,既省工又省時省錢;誰家釀米酒了,將配好料的糯米飯用陶缸裝好,擺在熱泉邊,一兩天后即得到風(fēng)味獨(dú)特的水酒。
這里民風(fēng)淳樸,人心率真,無論春夏秋冬,每到傍晚,男女老少常成群結(jié)隊(duì)下到湯河洗澡戲水,男居上游,女在下游,全身裸露自然自在,此乃古風(fēng)尚存的“天體浴”,若游客太多,則難以復(fù)睹矣。
吃畢土菜加米酒的晚餐,浸入藥浴池的瞬間。閉目斜倚于池邊火山石,任泉水浸潤全身滲入五臟六腑。鄰池有老者操著長沙話感嘆:“咯水比十多年前還燙嘞!
那年我得噠風(fēng)濕下不得地,連泡半個月又可以爬山噠……”他的話,讓我想起了湯河畔的摩崖石刻——“一沐去百病”,雖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書,然蒼苔漫漶的字跡難掩那真實(shí)透徹的欣喜。
暮色四合,古街亮起了紅燈籠。時有沖天炮和煙花直射夜空,天上水中一時斑斕璀璨。我們換到魚療池,讓成群的小魚爭啄腳板心的死皮。
我抬頭望天,驀然憶起宋朝時郴州知州阮閱的《湯河》詩:“誰將炎熱換清涼,可使澄泓作沸揚(yáng)。從賜驪山妃子浴,人間處處重溫湯。”此刻,千年前沐湯的阮閱,竟與今人的戲嬉歡笑,在盈盈泉水中重疊為時光的蒙太奇。
探訪自然秘境
次日早餐后,白霧紗幔仍懸浮在竹林間,我們循著越來越響的水聲徒步三公里許,見飛水寨瀑布赫然懸掛高天,百米白練飛流直下,撞碎在赭紅色巖壁上,聲若滾雷。
沿棧道攀至瀑底潭邊,冰涼的水霧撲面而來,與昨日溫泉的暖意匯成奇妙的對沖。正驚嘆間,忽見幾只山猴從樹梢迎面掠來,嚇得我趕忙把拎著的雞蛋饅頭扔給它們。導(dǎo)游說,要是給猴子咬了,就要先下山打疫苗。
午后探訪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走進(jìn)另一番綠野仙蹤的秘境。玻璃棧道如水晶飄帶掛在百米高空,腳下是霧凇層層的原始次生林。
麻起小膽抖過玻璃棧道,行至“盤王廟”前,恰遇一瑤族阿婆在神龕前供奉溫泉煮熟的彩蛋。
她對我們說,畬瑤先民認(rèn)為溫泉是盤古的汗水化成,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三都要舉行“湯神祭”,人們跳起長鼓舞,祈求泉水不竭,那時節(jié)你們再來吧,比過年還熱鬧呢。
密林深處,青石板鋪就的鹽茶古道上,留下了一串深凹的騾馬蹄;道旁的千年古樹上,還殘留著清代商隊(duì)拴騾馬時留下的勒痕。
想當(dāng)年,一幫幫精壯漢子在此卸下貨物行裝,取溫泉水泡腳解乏,然后將汝城的白毛茶等出產(chǎn)裝入竹簍,踩著晨露南下廣東坪石。
這千年商道,幸得溫泉浸潤,讓流淌著汗水與茶香的文明之路多了幾分暖意和慰藉。
登上山巔,鳥瞰108平方公里的溫泉景區(qū)。薄霧中,40多眼溫泉仙氣裊裊,引人遐思。
邂逅畬鄉(xiāng)溫情
熱水鎮(zhèn)是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也是湖南畬族人口最多的鄉(xiāng)鎮(zhèn)(3000余)。
畬族是中國南方的游耕民族,以福建為多,他們自稱“山哈”(山客之意),以鳳凰牡丹為圖騰,因其文化、習(xí)俗在熱水有較為完整的留存,故被廈門大學(xué)作為研究畬族文化的標(biāo)本。
在畬族山歌中,仍可找見千余年前,他們的先祖自閩粵邊境遷徙而來的蹤跡。
傍晚,畬族村落的曬谷場上人群熙攘。游客們換上藍(lán)布滾彩邊的畬家服飾,跟著阿妹跳起了《敬茶舞》,“畬家清茶甜又香,請喝一杯畬家茶”……阿妹身上的銀飾叮當(dāng)作響,繼而又唱起古老的《熱水謠》:“湯河九曲十八彎,火龍吐水暖人間……”
篝火燃起,漢子們拍響了節(jié)奏動人的牛皮長鼓;鹦青枧撅w濺,游客與村民們手拉著手跳起了歡快的竹竿舞。
帶著甜酒的微醺,我們來到了打鐵花表演現(xiàn)場。當(dāng)1600℃的鐵水與98℃的泉水相遇,夜空綻耀出金色的火龍。80多歲的非遺傳承人李師傅告訴我們:“泉水里的硫黃可以讓鐵花更加璀璨,就像瑤家的日子,越淬越紅火呢!
我們拐上老街,看罷香火龍游行演出又去逛夜市。但見溫泉煮的艾葉糍粑晶瑩玉潤,溫泉釀的黑糯米酒泛著琥珀光,而最出味的是在泉眼煨了六小時的“石耳燉溫泉雞蛋”。
告別夜市,我們浸入星空溫泉池。冬天的天幕不見閃爍的銀河,池底卻鋪有螢石嵌的星圖。泡在42℃的偏硅酸泉水中,我們吃喝起“石耳燉溫泉雞蛋”和黑糯米酒,哼唱起瑤族《盤王大歌》悠揚(yáng)的曲調(diào):“湯泉暖兮洗風(fēng)塵,星辰近兮忘歸程……”
兩天兩晚倏忽即過。返程前,我們到溫泉博物館參觀。據(jù)一塊唐碑記載,天寶三年(744),汝州刺史張九齡(廣東韶關(guān)人,《唐詩三百首》首作者)在此修建“湯池別館”,將溫泉療養(yǎng)寫入了地方志書,這讓我對熱水溫泉的歷史又有了新的認(rèn)識。
攻略
人文景點(diǎn)
明代封泉遺址:在溫泉文化園。傳說明弘治年間,熱水人范淵出任湖廣布政使,道士蠱惑他說,若要升官發(fā)財(cái),須把河中漏了龍脈“氣”的泉眼封死。范淵便收集湘、粵、贛三省交界處汝城、仁化、崇義三縣的桐油,拌上石灰、砂石,將泉眼全部堵住?傻?zé)崾欠獠蛔〉,它照樣從地下冒出來,造福世人至今?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