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的省會南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人很講究吃也很會吃,傳統(tǒng)小吃追求的是老南昌的味道,而新興或外來的美食一定要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那么夜晚的南昌都有哪些好去處,又有哪些好吃的呢?
秋水廣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qū)的贛江之濱,每到夜幕降臨,這里就會呈現(xiàn)兩場大型燈光秀和音樂噴泉表演,壯麗夢幻的場景吸引了大量游客,由此也拉開了南昌人一天夜生活的序幕。
南昌是我國“四大火爐”之一,炎熱的夏季,在外面待上幾分鐘就會讓人汗流浹背,然而汗水卻擋不住南昌人對美食的執(zhí)著。
這家燒烤店,菜品就多達幾十種,從海鮮到肉串兒應(yīng)有盡有。最推薦的是天府筋條、烤牛蹄筋和豆豆牛油。
天府筋條要沾著豆粉和辣椒面一起吃。一口咬下去,軟糯之中還有一點兒脆的感覺,越嚼越香。
外面焦香,咬到嘴里很有彈性的烤牛蹄筋,吃起來就是另外一種感覺了。
豆豆牛油看起來就像煉過油的油炸,吃起來有很濃的油香味兒,嚼一嚼,還有點兒奶香的味道。
炎熱的夏季,啤酒、燒烤、小龍蝦幾乎是每個城市夜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南昌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南昌人喜歡燒菜,紅燒小龍蝦就成了這里的主流。
去頭開背的小龍蝦不僅方便食客快速剝殼,而且蝦肉也會更入味。
相比較而言,這道鄱陽湖飄飄蝦裙就顯得很是與眾不同了,一口咬下去,首先接觸到的是最外面一層焦脆的土豆絲,然后是一層充滿奶香味的芝士,最后才是一只只有蝦尾留存的蝦仁,焦香嫩滑,滿口留香。
南昌人很愛吃鴨子,最喜歡的就是燒鴨。
制作燒鴨的程序并不復(fù)雜,首先要大火煸炒鴨塊,陸續(xù)放入生姜、小米椒、白酒和醬油等作料,鴨肉炒干之后加水,小火燜制一個小時,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燒鴨就做好了。
萬壽宮承載著很多老南昌人兒時的記憶,隨著城市建設(shè)的發(fā)展,如今很多老街巷和其間云集的小吃都不見了,但是有人卻把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都搬到了飯店里。如今這家店里已經(jīng)挖掘整理了各種老南昌特色小吃近百種。
南昌傳統(tǒng)小吃馬打滾制作講究,將糯米粉、粘米粉,兩種米粉混合揉成面團,然后放在湯里煮。
北京的傳統(tǒng)小吃里有驢打滾,是蒸出來的,而煮出來的馬打滾,有著濃濃的紅糖味道,吃起來香甜軟糯。
藕片、辣子心肺和腸結(jié)在這里被稱為“萬壽宮三件套”,曾經(jīng)是萬壽宮大街小巷每個小吃攤位上必備的東西。
你能想到嗎?這一桌子或涼拌或清炒的菜,所用的原料竟然全部是瓜果蔬菜的皮和根須。這些用瓜果蔬菜的皮制作的菜新穎而爽口,特別適合在炎熱的夏天佐餐下飯。
除此之外,贛菜大師鄒衛(wèi)東還自創(chuàng)了“一皮三吃”,把柚子皮從表皮開始分出三層來,分別做成三道菜。
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吃粉兒,對南昌人來說,一天的生活中離不開拌粉和瓦罐湯,可以從早餐吃到宵夜。
一碗普普通通的拌粉能得到老南昌人的肯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粉本身材質(zhì)要過硬之外,功夫全在配料上。
市面上的瓦罐湯有幾十種,但南昌人最推薦的是這種最簡單的肉餅湯。
選用新鮮的豬前腿肉,肥瘦二八開,剁成餡兒之后要不斷地摔打,然后在蒸箱里蒸三個小時以上,這樣做出來的肉餅湯,湯汁鮮美,肉餅緊實卻口感嫩滑。
在十多種配料的共同作用下,拌粉入口順滑,有點辣,更多的是一種厚重的香味兒充斥其中。再搭配上瓦罐湯,一碗素拌粉也能人吃得酣暢淋漓。
夜幕降臨之后,有人喜歡品嘗美味,而有的人則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每到周六,這個創(chuàng)意園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集市,集市上的商品大都是攤主自己親手制作的,所以在這里會買到很多獨特的東西。
還有一些年輕人喜歡去體驗一下,如今比較流行的劇本角色扮演推理游戲。
8個游戲者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人手中的劇本不一樣,在主持人的引導(dǎo)下完成一個劇情推理的過程。這種游戲代入感比較強,但是整個游戲時間較長,需要很強的動手動腦能力。
如果想一個人靜一靜,或者三兩個朋友想聊聊天的話,可以選擇另外一種休閑方式——去書吧。喝點兒東西,看看書,讓人感覺很放松。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