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紫竹山風景區(qū)返回途中,路邊出現(xiàn)的“龍坡古井”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如同一位孤獨的老人,靜靜佇立在路旁。
我急忙讓先生停車,滿懷期待地下車去看看,原以為能看到一眼清泉,可惜我進門一看,空空蕩蕩的,倒是墻壁雕刻龍的花紋挺漂亮,還有幾個龍頭形狀的裝飾和幾個水井,水井里卻沒有一滴水,就像歲月抽干了它的汁水,徒留下歷史的軀殼。
雖然沒有看到我想象的水井模樣,但它也是紫竹山風景區(qū)的景點之一,它只是用獨特的方式默默給游人訴說以往的歲月。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起金井古井,它位于長沙縣金井鎮(zhèn)金井社區(qū)金合組,我以前去過兩回。
反正要回家,先生就開車拐到古井那里,讓我再舊地重游一次。
古井就在金井碼頭附近,前面是金井河。很久以前古井是古鎮(zhèn)數(shù)百上千居民的生命線,源源不斷涌出的井水,滋養(yǎng)著世世代代的煙火日常,淘米洗菜、洗衣灌溉,聲聲笑語與潺潺水流交織成生活的樂章。
今天我又來到這片天地,那個很有風格的大門就像古韻悠長的畫,門兩旁分別有“金杯盛玉葉”,“井水沏茗茶”。走進門,映入眼簾的是雅致的亭子和長廊,后面的綠色植物絲絲柔柔地在長廊一邊,隨處可見綠樹,景色很美。
在長廊里,一排像燈籠一樣的宣傳牌,還可以輕輕轉動,我從這些牌子上看著金井鎮(zhèn)各個村井的故事,其中有沙田村雙胞胎井的奇妙傳說、龍華三井的歷史底蘊、石井村井勘上的獨特風貌……就如同打開了一本本鄉(xiāng)村的記憶典籍。
長廊的另一頭是品茗亭,亭子里面有個大理石桌凳,可以坐在這里品茶賞景。墻上有“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的領導題字,猶如一陣清風吹散了塵世的紛擾。
在另一面墻上刻著唐朝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古韻茶香在空氣中氤氳彌漫,讓人不禁遙想古人煮茶論道、吟詩賦詞的悠然場景。
關于古井的傳說又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傳說晨曦微露,有一位百姓來井里挑水,恍惚間看到一對金鴨婆在水底游蕩,身姿靈動,待人影靠近,就消失不見,此后再未出現(xiàn),百姓因此稱這口井為“金井”,金井在百姓的驚嘆聲中流傳開來。
歲月悠悠,金井古井不僅是一口水源,更是一部活著的史書,鐫刻著金井鎮(zhèn)的滄桑變遷,沉淀著先人的智慧與祈愿,靜靜等待后人翻閱、品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