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橙友毛大伯發(fā)帖說,中午在玉泉山外山菜館吃完中飯,順便去了魚池觀魚,發(fā)現(xiàn)池里都換成了紅鯉魚,沒幾條大青魚,個頭也很小,以前胖乎乎的大魚哪里去了?
我年已七旬,從小就是到玉泉觀賞大魚的,帶孩子或客人去游玉泉也是沖著大魚去的。如果玉泉觀魚沒了大魚,還有什么特色呢?
毛大伯說的是植物園里的景點“玉泉魚躍”。相傳南齊建元年間,當時僧人曇超在玉泉寺說法,龍王來聽,撫掌出泉,宋代開始,在泉池中蓄魚。
記者看到,水面上的確有很多錦鯉,感覺確實如毛大伯所說,螺螄青少了許多。
找到玉泉魚躍養(yǎng)魚人,他說,池中主要是螺螄青,80多條,另外還有花鰱(包頭魚)12條,以及一定數(shù)量的錦鯉,另外還有原生的鳑鲏、白條、草魚等。其中,螺螄青最大的有120斤,養(yǎng)了三十來年。
為何毛大伯感覺池中大青魚少了?
養(yǎng)魚人說,幾十年來,青魚偶有自然老死現(xiàn)象,他們也會適當補充,上一次補魚是2016年,總體數(shù)量變化不大,因為螺螄青通常在水的中下層游動,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它們喜歡待在陰涼處。也就是說,很多游客看不到螺螄青,其實是因為它們躲起來了。
為什么螺螄青喜歡待在池邊桂花樹旁?
養(yǎng)魚人說,80多條螺螄青,每個月吃一千斤螺螄,通常是每年2月到11月投放,冬天吃得相對少些。因為每個月投放螺螄時,都是在桂花樹旁,所以螺螄青更喜歡待在那塊水域。
一位游客好奇,說螺螄青養(yǎng)了這么多年,會不會生“小寶寶”?
養(yǎng)魚人說,其實螺螄青孵化是有條件的,需要在急流的水域,對水中含氧量有很高要求,另外,現(xiàn)在池中的螺螄青年紀也大了,不太適合繁育后代。
池中的錦鯉是不是比原來多了?
養(yǎng)魚人說,其實不多,毛大伯覺得池中錦鯉多,是因為錦鯉屬于很活躍的魚類,經(jīng)常在水體中上層游動,人們?nèi)菀卓吹剑燥@得多。
錦鯉喜歡用嘴撮水底的淤泥找東西吃,這樣淤泥底下的有害物質(zhì)就出來了,所以養(yǎng)錦鯉還能凈化水質(zhì)。而池中有一定數(shù)量的錦鯉,也能點綴池中色彩,豐富魚類品種,比較美觀。
最近池中來了一對水鴨,前陣子生了五六只小鴨子,每天都來池中嬉戲。
養(yǎng)魚人說,這對螺螄青來說可不是好事。螺螄青膽子小,加上天氣熱,就更容易躲進陰涼處或水底,不像錦鯉或花鰱那樣歡快。
臨走前,池中一只錦鯉突然跳出水面,一個女孩趴在休息椅前,指著池中對身邊的媽媽說,“媽媽快看,鯉魚跳龍門!”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董呂平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