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多位消費者反映
在“天天鑒寶”文玩競拍平臺
遭遇消費維權難問題
《中國消費者報》就此進行了調查
下單后不發(fā)貨
6月21日,家住上海市的消費者王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了他的遭遇。
“4月24日至5月13日,我陸續(xù)通過天天鑒寶APP在果敢翡翠掛件工廠店看直播下單購買了13件翡翠,總金額25341.69元。5月18日,商家將貨物寄送給天天鑒寶平臺,但平臺一直沒有給我發(fā)貨!
▲王先生的訂單截圖。資料圖片
王先生告訴《中國消費者報》,根據天天鑒寶平臺的規(guī)則,消費者購買商品先付款給平臺,賣家也發(fā)貨給平臺,平臺鑒定商品真假和是否有瑕疵后,再由平臺發(fā)貨給消費者。
“訂單一直顯示正在鑒定中,而且從5月22日開始,APP經常彈出系統(tǒng)bug。5月28日,平臺所有功能都無法使用了! 王先生對《中國消費者報》說,商家通過微信告知,“天天鑒寶”平臺可能跑路了,自己的貨物已經要回,建議王先生投訴“天天鑒寶”經營者北京易定科技有限公司。
▲平臺功能已無法使用。資料圖片
6月初,王先生通過12315平臺進行投訴。6月8日,自稱是“天天鑒寶”平臺售后工作人員添加了王先生的微信,并回復稱,退款申請已經提交公司財務,后續(xù)會跟進處理。“但至今,我沒有收到任何反饋,也沒有收到一分錢退款!6月22日,王先生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
預付款無法退回
“天天鑒寶”APP已無法登錄
6月21日,湖北黃岡消費者黃先生、河北邢臺消費者韓先生也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因“天天鑒寶”APP無法登錄,導致購買的商品不能發(fā)貨或不能退貨。
6月22日,《中國消費者報》打開“天天鑒寶”APP發(fā)現,“室友集市”和“天天商城”界面均顯示“暫無數據”,“源頭直購”界面顯示為空白。之后,《中國消費者報》嘗試使用手機號碼登錄此前注冊的賬戶,但無法登錄。
企查查信息顯示,“天天鑒寶”關聯公司河南天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由北京易定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原法定代表人為王海濱,近期變更為劉傳亮。
《中國消費者報》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發(fā)現,針對“天天鑒寶”的累計投訴量達1065條,搜索關鍵詞“天天鑒寶+無法聯系”,結果顯示有29條相關投訴。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為“APP無法登錄導致無法跟蹤訂單進展”“商家不發(fā)貨無法退貨退款”以及無故被平臺封號等。自5月7日起,黑貓投訴平臺上對天天鑒寶的投訴處理狀態(tài)均顯示為“處理中”。
6月22日,《中國消費者報》撥打“天天鑒寶”客服熱線,自動語音回復“天天鑒寶客服服務時間臨時調整為早10點至晚7點”!吨袊M者報》于客服工作時間內再次撥打電話,聽到的仍是自動語音回復,通過“天天鑒寶”APP和微公號也無法聯系人工客服。
法律專家表示
“天天鑒寶”涉嫌侵權
6月24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吳景明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采訪時表示:
“根據《電子商務法》,電商分為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如果平臺經營者有自營業(yè)務,就要和普通平臺內經營者一樣承擔民事責任和義務。如果平臺收了消費者的預付款,發(fā)出的貨不符合雙方約定,也不符合自己宣傳的內容,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還涉嫌消費欺詐!
吳景明進一步分析表示,如果“天天鑒寶”平臺收了商家的貨卻不給消費者發(fā)貨,收了消費者的貨款也不退款,涉及金額較大,這種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行為涉嫌詐騙,如果進一步認定為犯罪,可能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吳景明表示:“鑒于‘天天鑒寶’平臺的關聯公司河南天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失聯,消費者只能通過訴訟程序維權,請求法院通過人格否定制度來追究股東的民事賠償責任!
文玩競拍電商平臺應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商家店鋪生態(tài)體系,從內容治理、商品管控、客服保障、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安全等多個維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這樣才能促進行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