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姐妹間不分你我
互相贈送的物品
都是友誼的見證
就怕有一天感情破裂
送出去的東西
就成了一筆算不清的帳
因一句話產生誤會
昔日姐妹對簿公堂
但幾個月后,瀟瀟從朋友口中聽到茹茹在背后評價她“人傻錢多”。瀟瀟越想越生氣,要求茹茹退還從自己家里拿走的東西。
同時,瀟瀟還委托律師向茹茹發(fā)送了一份律師函。收到律師函后,茹茹聯系瀟瀟,要求瀟瀟提供地址,但瀟瀟表示不接受茹茹已經使用過的物品。
此后,瀟瀟將茹茹起訴至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要求茹茹賠償其財產損失5000余元。
瀟瀟表示,交給茹茹的所有物品都是讓茹茹義務保管的,自己的意思并不是要送給她。
茹茹辯稱,雙方不存在保管合同關系,而是贈與關系,并確認從瀟瀟處取走了護膚品、瑜伽墊、飲水機等10余件物品,其中除護膚品、洗衣液、瑜伽墊無法返還,其余物品自愿返還瀟瀟。
兩人對于化妝品的用量、價值也爭執(zhí)不下,瀟瀟為了證明自己的損失,向法庭提交了網絡購物交易截圖。
法院:兩人間的行為屬于無償贈與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微信記錄,可以認定瀟瀟因搬家無法帶走部分物品,故表示讓茹茹拿走這些物品。結合茹茹自行挑選、瀟瀟未進行打包等細節(jié),亦可判斷雙方并未形成委托保管合同關系。
據此,應認定瀟瀟已將案涉物品無償贈與茹茹,茹茹自行挑選后取走物品亦表示接受了贈與,依法該贈與關系已完成交付,案涉物品權利已經轉移至茹茹。
此后,瀟瀟既無正當理由撤銷該贈與合同,亦無權主張茹茹賠償相關物品損失。據此,法院駁回了瀟瀟的訴訟請求,若茹茹自愿退還瀟瀟部分物品,雙方可自行處理。
贈與需謹慎,贈后難要回
本案中,瀟瀟因搬家無法搬走所有物品,向茹茹表示自己帶不走的東西可以送給茹茹,聊天記錄字面意思無法得出委托茹茹保管物品的結論。
庭審中,瀟瀟也確認,所有物品其本人并未打包,茹茹取走的物品亦由茹茹本人挑選,從這些細節(jié)也可以看出雙方并無委托保管的合意。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fā)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四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fā)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六百五十七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