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劉先生在問政平臺《第一幫幫團(tuán)》微信小程序上反映稱,他在2023年12月買了一部別克英朗的二手車,然而這部二手車買來后卻是故障頻出,如今更是“躺在”汽修店一段時間了。 劉先生說,買這輛二手車他花23000元。因為是熟人介紹,中間他幾乎沒檢查車況,只花了十幾分鐘就買下了。 隨后,記者來到了汽修店了解情況。 車行工作人員 之前就是沖缸重新做,缸蓋平面拿去刨了,是很容易出問題。我修之前就跟把車拿過來的包先生說了,他問我能不能保修三個月,我說這個車不能保。 如果汽修店已明確告知無法保修,為何對方仍給出此承諾?這位包先生究竟是何人?對此,劉先生也是一頭霧水。他表示,自己是通過中介“大兵”購入這輛二手車。 劉先生提供的購車合同中并未加蓋車行公章。為此,記者前往車行了解情況。 記者在現(xiàn)場撥通了中介“大兵”的電話。 原來這位名叫“大兵”的人在這筆交易中充當(dāng)?shù)氖?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介角色。盡管他聲稱是汽修店與包先生告知他車輛可保修兩個月,但目前尚未提供相應(yīng)證據(jù)。 記者隨后也嘗試撥打包先生的電話。 對此,法律人士表示,劉先生首先可嘗試與中介協(xié)商解決;如協(xié)商無果,劉先生可選擇先行墊付維修費(fèi)用,再憑借微信聊天記錄向?qū)Ψ?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提起訴訟。 汽修專家建議,購買二手車時務(wù)必有專業(yè)人士陪同,現(xiàn)場仔細(xì)檢查發(fā)動機(jī)、制動系統(tǒng)、照明設(shè)備、外觀磨損等情況,并事先與賣方明確約定保修期限,以切實保障自己的權(quán)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