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曝光率、星級排名
為何突然“扶搖直上”?
差評消失的背后
流量操控成風
平臺數據豈容造假?

上海某公司運營的某資訊平臺系為用戶提供商戶信息、消費點評及消費優(yōu)惠服務的生活信息及交易平臺。平臺上展示商戶的店鋪地址、電話、商品及服務等信息,消費者在店鋪進行消費后可在該平臺上對相應店鋪進行打分與文字點評,前述內容均顯示在店鋪主頁內并對所有用戶可見。2022年3月,重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重慶某公司進行執(zhí)法檢查。經查發(fā)現,2021年底,該公司和四個商家約定在代運營合約期內,提高前述商家在某資訊平臺上的店鋪曝光率及星級排名。先后編造9條用戶好評,輔助商家刪除1條用戶差評,總共收取商家運營宣傳費用3.99萬元,其中包含合法運營費用及為商家編造用戶好評費用。重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認定重慶某公司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之規(guī)定,責令該公司改正違法行為,并處以罰款2萬元。上海某公司認為重慶某公司實施虛假宣傳行為,使得平臺相關數據失真,干擾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亦使得不誠信商家基于虛假的銷售數據和用戶評價,不正當獲得了競爭優(yōu)勢和交易機會,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交易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上海某公司遂訴至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法院,要求重慶某公司賠償損失20萬元,并在報紙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上海某公司運營的某資訊平臺吸引消費者及商戶下載并使用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通過提供真實有效的店鋪數據幫助消費者選擇交易對象,同時為平臺內商戶提供正常有序的宣傳和競爭環(huán)境。上海某公司為維護平臺良好的商業(yè)信譽和競爭優(yōu)勢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其合法利益應予以保護。重慶某公司以營利為目的組織“刷單炒信”,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的商業(yè)宣傳,違背了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及商業(yè)道德,造成了平臺上的相關數據不真實,影響了該平臺的信用評價體系,擾亂了平臺內商戶的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綜合考慮侵權行為性質、時間、規(guī)模、影響,侵權主體的主觀過錯、上海某公司為維權所支出的合理費用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為4萬元。同時,因無證據證明重慶某公司對上海某公司的商譽造成明顯損害,考慮具體侵權情節(jié),通過行政機關查處已達到消除影響的結果,故對于消除影響的訴訟請求,法院依法不予支持。宣判后,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生效。伴隨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fā)展,流量數據“變現”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亦使得“作弊”式網絡刷量行為愈演愈烈,相應黑灰產業(yè)開始出現。重慶某公司實施的“刷單炒信”行為與上海某公司在業(yè)務上雖不相同,不具有直接競爭關系,但二者的經營領域、服務對象等基本相同,且重慶某公司經營的業(yè)務高度依賴并直接作用于上海某公司運營的某資訊平臺!八纬葱拧睒I(yè)務滋生的虛假流量割裂了消費者與真實商品及服務的信息紐帶,可能導致不良商戶“劣幣驅逐良幣”,長此以往將侵蝕社會誠信體系。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法院認定“刷單炒信”實質是數據造假,屬違反誠信原則和商業(yè)道德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判決重慶某公司承擔侵權責任,有助于保障用戶權益、保護數據安全,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經濟秩序。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