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設 “誘導性消費欺詐” 專章,明確從重處罰;2. 多部門協(xié)同,用信息化手段互通線索;3. 形成聯(lián)合執(zhí)法機制,簡化老人舉報流程;4. 關愛和豐富老人精神生活,開設公益課程,教其手機使用和防詐知識。近日,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家中老人“癡迷”上了古董直播間,在主播“撿漏、升值、高價回收”的話術催眠下,購買了大量假古董、玉石等商品,甚至有老年人不惜背上高額貸款也要“投資”。據報道,這些直播間有一整套操作套路和模式,使得老人們深陷其中。老人們并不是一開始就買這些高價的假古董,此類直播間往往通過低價生活用品吸引老人。一些直播間還通過價格極低產品與高價商品混賣的方式誘導購買。主播們還會通過劇本演繹或“一夜暴富”等話術,引誘老年人入局。“今天讓你們見識見識什么叫資產、什么叫財富,這是百年的珍品、千年的文物!當時我收的時候,這個就是一塊錢,今天這一枚是八百萬人民幣,這是你們騰飛的機會......”今天以幾百、幾千元的價格拍下這些字畫、紀念幣等商品,幾個月后主播團隊將以幾百萬的價格回收,或今后將成千上萬倍增值,是吸引老人深陷直播間的常見話術。主播通過開小號、新號甚至引流至微信群聊等渠道,分散資金流,規(guī)避用戶舉報及相關審查。現(xiàn)在,刷直播已經成了不少人打發(fā)閑暇時間的方式。而直播間中一句句“爸爸媽媽”,是否讓老年粉絲覺得親切呢?主播們常常利用“親情攻勢”拉近距離,一轉頭就在直播中編造苦情故事,雇演員演繹劇情,裝出正氣凜然的樣子幫他人調解糾紛、解決問題等,打造“正能量”人設。最終把產品融入劇本賣貨,利用老人同情心騙取巨額利潤。上海退休后獨居的唐女士,關注了一位“正能量情感男主播”。此人每天都會“偶遇”夸張的悲慘故事,并熱心“幫助別人”,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直播賣貨。從第一步免費的小紅心,到直播間打賞,唐女士在直播間的消費也慢慢多起來,買回來各種玉石手串、項鏈等,還有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保健品。男主播的“售后”服務也很“到位”,他私下加上唐女士的微信,直接叫“媽媽”,并編造各種理由,向老人“借錢”:沒錢回家,胃癌看病,女友懷孕……日漸拮據的唐女士也開始向親戚借錢,親戚察覺到主播疑似騙子,想去報警,唐女士竟極端地說“報警就不活了,就去跳樓”。就這樣,唐女士辛苦半輩子攢下的養(yǎng)老錢被“干兒子”借了個精光,還欠了不少外債。如何有效將沉迷直播間的老人拉回現(xiàn)實生活?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認為,老年人沉迷于直播間的假古董,反映出網絡環(huán)境下的老年人權益保護問題!袄夏耆说臋嘁姹U蠜]有適應新的經濟、文化、技術等發(fā)展節(jié)奏和步伐。比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強調網絡的分級分類管理,那么是不是可以規(guī)定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無理由退貨時間翻一倍;七十歲或者幾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有絕對的反悔權!從網絡生態(tài)治理及直播內容管理的角度來說,副秘書長認為,對銷售此類商品的直播間,還應加強行為監(jiān)管,最終通過政策、法律的完善遏制亂象,各方面要共同發(fā)力。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院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表示,完善老年人網絡消費管理之外,更需要家人、社會幫助老人對新事物樹立正確認識。“管的方面,要加大網絡消費管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提高老年人對這些新的兜售、銷售模式的認識。既要有宣傳,也要有家人對老人的關心,特別是在進行防詐騙宣傳時,及時告知詐騙手段中的虛假信息,讓老人與時俱進地去更新對社會的了解!彼L說。1. 不論在哪個平臺購物,務必選擇官方渠道付款,切勿添加陌生微信私下交易!2. 觀看直播時,請保持清醒、擦亮雙眼,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涉及金錢的打賞和轉賬等行為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3. 不要輕易下載未知來源的APP,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及時保留證據,第一時間撥打110電話報警。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