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修養(yǎng)是指透過言談舉止表現出的品格和德行,主要通過:個性、性格、氣質、情趣、意志、原則、儀表、交往、談吐等綜合特質來表現,反映的是個體的價值觀、生活態(tài)度、處事方式、心理素質、精神境界及道德情操。
個性是個體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熏陶下形成的,比較固定的心理特征,并對所處環(huán)境作出相對一致、穩(wěn)定的持續(xù)不斷的反應,可分為積極、沉著冷靜、慷慨大度、急躁等類型。
性格是個體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上所反映出的心理特點,是個性心理的核心,可分為:粗心、馬虎、鹵莽、認真、負責、勇敢等特征。
氣質是個體心理活動通過行為表現出的,具相當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內向型或外向型),主要可分為:多血質(活潑、敏捷、興趣廣泛等)、膽汁質(熱情、精力充沛、易沖動、性急等)、粘液質(安靜、穩(wěn)重、情緒不外露、注意集中等)、抑郁質(善觀察、動作滯緩、愛沉默等)四種類型。
情趣是情調、趣味和性情與興趣,表現的是個體對事物的反應度、關注程度等。
意志是指毅力與定力,表現的是個體的執(zhí)著精神與信仰。
原則是指處事的標準、尺度,表現的是個體對標準、尺度的把握程度。
儀表是指容貌、著裝、姿態(tài)及風度,表現的是個體外在的形體形象。
交往是指交際與往來,表現的是個體關系的群體范圍。
談吐是指言語及表達,表現的是個體口才、吐詞、語言邏輯、表述能力及態(tài)度。
價值觀是指對事物價值的觀點、看法和評價。
生活態(tài)度是指對生活的認識、感受、感悟及行為。
處事方式是指解決、處理問題的手段、措施、方法和出發(fā)點。
心理素質是指內心活動對外在影響的承受能力。
精神境界是指意識和思維活動達到的領域與形態(tài)。
道德是人們生活及其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
情操是由感情和思想綜合起來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狀態(tài)。
良好的品行修養(yǎng)惹人親近、受人尊重,粗俗的品行修養(yǎng)讓人厭惡、使人排斥!敖揭赘、本性難移”,為了利于個人良好形象的塑造,管理者可分類羅列出重點的修養(yǎng)素質項,按相對完美的標準為自己勾劃一個即符合自身性情特征,又符合公眾欣賞品位的模擬形象,并嚴格按照模擬形象的標準去要求自己、陶冶自己、測試自己,通過修心、養(yǎng)性、磨練,逐步改變和彌補自身品行修養(yǎng)的缺陷,以促進自己修養(yǎng)境界不斷超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