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在完成對國內(nèi)的統(tǒng)一后,秀吉出兵侵略朝鮮,意欲將其作為侵吞中國的前哨,他的狼子野心在他給家人的信中昭然若揭——“高麗都城已于(五月)二日攻克,所以,近期內(nèi)需迅速渡海……此次如能席卷大明,當以大唐(明朝)關白之職授汝(指豐臣秀吉的侄子豐臣秀次)。宜準備奉圣駕于大唐之京城,可于后年行幸,屆時將以京城附近十國,作為圣上之領地。諸公卿之俸祿亦將增加,其中下位者將增加十倍,上位者將視其人物地位而增。……任汝(指秀次)為大唐關白,以京城百國之地封汝。日本關白一職,將視大和中納言與備前丞相二人情況,擇任之。” 1592年,豊臣秀吉發(fā)動以西日本諸大名為主的約20萬大軍入侵朝鮮。起初,久經(jīng)沙場的日軍攻勢猛烈,先后攻占朝鮮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朝鮮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遼東總兵李如松入援朝鮮。在明軍和朝鮮全羅營水師提督李舜臣等的進攻下,日軍屢遭重創(chuàng)。最后,由于損失過大,豐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談的條件,明朝封豊臣秀吉為日本國王。日本侵略朝鮮的行動暫時停止。 但1596年,豊臣秀吉借口不滿朝鮮方未派人致意,再次遣兵入侵朝鮮。日軍盤踞釜山,再進逼漢城。然而明朝援軍入援后,日軍陷入困境,被迫死守于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于伏見城逝世,享年62歲,侵朝日軍在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漸撤軍。 日本稱這次入侵朝鮮的戰(zhàn)爭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稱為壬辰倭禍、壬辰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國將其歸為萬歷三大征之一。 豐臣政權的統(tǒng)治體制頗為完備,但也存在許多隱憂:家康在地方擁有超過200萬石的領地,在中央家康又握有重權,因此最后家康取代秀吉得到了天下。 豐臣秀吉多因襲織田信長的經(jīng)貿(mào)政策,以樂座樂市和朱印船貿(mào)易等振興商業(yè),以控制都市、鑄造貨幣等政策規(guī)范金融。以太閣檢地(丈量土地、清查田戶)和刀狩令等政策用來確立稅制,徹底地兵農(nóng)分離,為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