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武漢的里分!
在武漢的鬧市,有這樣一個安靜的百年里分,全長230米,東通洞庭街,西至勝利街。
相傳其前身是清朝大買辦劉子敬的私家花園,1928年前后,徐氏、劉氏等16家大戶人家在此投資建房25棟,取名同興里,有“共同興旺”的意思。
而有一位武漢男子,坐擁30多間百年"豪宅" ,讓老巷里開出了絢麗繁花……


石頭做門框,木頭做門窗,形成獨具特色的石窟門建筑。
漫步小巷,你依稀可從斑駁的門頭雕花上感受它的高檔身份。曾經(jīng)十里洋場的豪門貴宅,現(xiàn)如今已是尋常人家。

不知從何時起,各路小文藝青年在此開店,成了老房子的新主人,原創(chuàng)古著服飾、海淘玩具,還有到了中午才開門的社區(qū)咖啡店……
一時間,同興里被封為“寶藏小巷”,成了來武漢旅游必來的打卡地。在時尚文化氣息與老時光的奇妙碰撞下,給這條百年歷史老巷,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殊不知有一位武漢男將懷揣著奇思妙想,在此默默奉獻,將百年老巷,打造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這里有我半輩子的青春呀!街里街坊,住了一二十年吶……”——陳鵬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jīng)歷了三年高考復讀,終究是圓夢,成了一位搞藝術的大學生。憑借著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讀書期間就在街道口電腦城接活做,“那20多年前,純手工刻廣告字賺錢,老板把一摞10塊對折,顯得蠻厚一沓……”這也許就是冥冥之中,為陳鵬指明方向,如今的他,連他自己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在同興里敲敲打打,改造老房子,哪怕一天就釘一顆釘……其實在陳鵬畢業(yè)不久后,就在武漢頂級商圈開了公司,員工近百人,每日西裝革履,身為老板,過手的都是七八位數(shù)的大單。陳鵬覺得武廣工作環(huán)境太商業(yè),厭倦上下班中山大道上的擁堵,讓他焦慮。“夢想中工作環(huán)境要帶小院子,種點花花草草……”他就開著車,在武漢三鎮(zhèn)漫無目的找尋合適的地方。作為搞藝術創(chuàng)作工作的陳鵬來說,難以擺脫藝術家的小情小調(diào),總在不斷追求著自我又超脫自我的境界,想找尋一份內(nèi)心的平衡。“2008年,就在泰興里9號,租下來,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邊經(jīng)營咖啡,邊搞著清吧,『樣子』英文就是mode,模樣,生活該有個樣子嘛”——陳鵬酒吧起名『樣子』,陳鵬雖是不經(jīng)意介紹著『樣子』酒吧,其實『樣子』在他生命中彌足珍貴,“樣子,英文就是mode,模樣,生活該有個樣子嘛……”『樣子』清吧在老漢口火了,成了武漢文藝青年“人生必須要去買醉的酒吧”之一。“后來左佐也開業(yè)了,那時是武漢第一家雞尾酒酒吧,我們才是武漢最早的一批老文青……”陳鵬豪不介意,以文青自詡。『樣子』一開就有5年多了,陳鵬在老漢口的巷子里扎根了,成了老巷子的老熟人。隨著女兒的出生,放蕩不羈的藝術才子,收斂了鋒芒,生活重心也有了轉變,年過40的陳鵬不舍地將『樣子』轉讓了。幾乎同時,陳鵬就在隔壁百年老巷,租下了同興里1號,進行改造,陳鵬依舊不知道做什么,憑借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動手改造老房子,今天釘顆釘子,明天砌一堵墻……工地上拆下來的老木頭釘成墻裙,茶幾倒掛起來就是紅酒杯架,斑駁外墻被陳鵬釘上木架,窗戶用皮布包裝成法式遮陽棚,滄桑斑駁的小破屋子,在陳鵬的改造下,如枯木逢春,老巷又以新的面貌示人。陳鵬與老巷子仿佛有一段不解之緣,在同興里陸續(xù)拿下30多間房子,隨性改造修復,不緊不慢,哪怕一天就只釘一顆釘子……每一間舊屋子在陳鵬改造下慢慢有了新模樣,被賦予了新生命,等待著他的新主人。此后,同興里住下了從天南地北來的年輕人,甚至有位土耳其小伙Hasan,是華科大的留學生。 Hasan,來漢5年,在同興里經(jīng)營咖啡店2年,會用武漢話說“歡迎光臨”同興里24號,原本是間麻將室,陳鵬拿下房子后,正著手動工想打造成紅色寺廟風格。可一切就這么巧,陳鵬突然接到一位土耳其小伙的電話,就有了現(xiàn)在的異域風情濃郁的土耳其咖啡館。在陳鵬手上租房做生意,是不收轉讓金的,拎包入駐,當天就能開張。同興里11號,就是那間武漢最迷你的社區(qū)咖啡,僅3平米大的咖啡館,火爆各大社交平臺。小咖啡店由陳鵬一手設計,店主搬來咖啡機就做起生意了。巷子里的店主們都親切喊陳鵬“陳爸爸”,年長點的喊他陳總,視他為同興里的大家長,大小事都找他商量。百年老房子,難免需要修修補補,只要這群孩子們需要“陳爸爸”,陳鵬就會帶上工具飛檐走壁,一次疏忽大意踏空,從近3米屋頂摔下,陳鵬開玩笑地說差點一腳跌成黃家駒。“最近,又摔了一次,后背正好磕在了樓梯,這次是真摔了,直不起腰……”面對這群年輕人和自己打造的老房子,他依舊樂此不疲。“人生嗎,總有一段迷茫期,也是過渡期,在這里(同興里)待個2、 3年 ,我可不希望他們一直待在我這里……”——陳鵬高校學生、留學海歸有緣來到這里,成了老房子的小主人,堅持做著原創(chuàng)設計,做屬于自己的品牌服裝,陳鵬很欣賞他們。不少店主從同興里走出去,生意越做越大了,有被風投了的民宿老板,也有小酒館老板,走出同興里連開幾家大店子,”這前兩天還在跟我匯報,賺錢了,向我吹!正值武漢最炎熱的7月,陳鵬在對同興里21號劉家花園做改造,斑駁石庫門洞里開出“繁花”,水表箱外觀經(jīng)過再設計,刷上漆,被改造成電報機的外形。 1949年的5月16日,對于武漢來說是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紅旗插上了江漢關,武漢也就此宣告了解放。“1949年,武漢解放,掛上江漢關的第一面紅旗,就是在這閣樓上連夜手工趕制的,那面紅旗象征著武漢的新生……”陳鵬談起此次改造便開始手舞足蹈起來,同興里21號本就是劉子敬的后花園,這里開出繁華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延續(xù),花也是對革命先烈的一種懷念。從美學角度看,立體紙花與老建筑搭配,形成一種鮮明的視覺沖擊……說出設計寓意,這位文青老大哥全情投入。踏上嘎吱作響的樓梯,隨著陳鵬去看看密室,當時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人,就是在二樓隔間內(nèi)用組裝的收音機,進行地下工作的。現(xiàn)在二樓的房里已被陳鵬修舊如舊,將置辦來的舊家具擺放好,還原歷史場景。轄區(qū)街道辦也在同興里21號開辦紅色之旅活動,老黨員眉飛色舞講著關于同興里的歷史故事。在花團錦簇的門洞里,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在同興里點上一杯咖啡,享受獨有的閑散慵懶,這里有老武漢的煙火,有聚集潮人潮玩……這些場景交替而來,讓人的思緒在時光的穿梭中奔跑。身居鬧市,再回首才發(fā)現(xiàn),在狹窄的小里分,老房子里,裝滿了兒時的快樂,這些老物件,老墻壁上,寫滿了與陳鵬相關的故事。懷念,懷舊成了很多現(xiàn)代人難以割舍的情懷,就像陳鵬改造的同興里,抓住了我們的心,舊房子帶著新文藝,吸引著我們一次次走進同興里,尋找武漢的老樣子。而對陳鵬來說,會在同興里不同角落里,看到自己從前的樣子……
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洞庭街83號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