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2021年9月,6歲的小明(化名)與同村7歲的丁。ɑ┖6歲的壯壯(化名)結伴游玩。三人一同到村莊附近的在建高速公路工地玩耍時,小明不慎掉落到工地所挖的深水坑內(nèi),不幸溺水身亡。

事故發(fā)生后,小明的父母將丁丁及其父母起訴到法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等共計30余萬元。
河南省鹿邑縣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一同玩耍的三個小朋友均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身體、智力發(fā)育尚不健全,面對突發(fā)緊急情況,自保尚且不足,救助他人更無能為力。同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相互之間沒有法定的救助義務,對于小明的死亡,丁丁及其父母不存在過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對小明的溺亡,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丁丁沒有過錯,也沒有侵害其合法權益,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終,河南省鹿邑縣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小明父母的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起因未成年人溺水發(fā)生的悲劇,再次敲響防止未成年人溺水的警鐘。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救助義務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規(guī)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本案中,三個小朋友年齡都是6、7歲,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身體、智力發(fā)育還未健全,因一時貪玩結伴來到坑塘,對面臨的危險預見能力較弱,自我防范意識不足,自救能力薄弱。如果對其苛加救助同伴的義務,超出其能力范圍,也是不現(xiàn)實的。
二、成年人有救助義務嗎?
根據(jù)法律原理,作為義務來源一般有4種:一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guī)定,警察有制止違法犯罪行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義務;二是職業(yè)或者業(yè)務要求,如醫(yī)生有救死扶傷、消防員有防火滅火義務;三是合同等法律行為引起,如餐飲、賓館有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義務;四是先行行為引起,如交通肇事者有救助受害人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年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假如成年人帶領小朋友到河里或其他地方游泳,小朋友發(fā)生危險,成年人具有救助義務。因沒有及時救助造成小朋友傷亡的,要承擔一定的侵權賠償責任。
三、所涉坑塘所有人或者管理者有什么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掘、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造成他人損害,施工人不能證明已經(jīng)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窨井等地下設施造成他人損害,管理人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案中,施工人應當對高速公路施工所挖的深水坑加強管理,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提示坑塘存在的危險性,告知行人或者無關人員遠離坑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一旦發(fā)生本案類似溺水事故的,施工人存在過錯,要承擔侵權責任。據(jù)悉,本案中,小明的父母與施工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得到相應賠償。
四、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發(fā)生?
夏季天氣炎熱,是溺水事故的多發(fā)高發(fā)期,也是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重要時段!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對此都有明確規(guī)定,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四方都有義務在職責范圍內(nèi),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安全意識,筑牢“防溺水”的安全屏障。
若不幸溺水,我們該如何正確地自救?
不會游泳者,對水有極大恐懼,拼命掙扎或?qū)⑹稚吓e會使身體下沉。溺水后需冷靜,首先要把鞋蹬掉,等待救援,不要慌亂,若身邊有漂浮物則一定要抓緊,同時如果周圍有人應立即求救。如果周圍無人,要盡量放松全身,嘗試讓自己采取仰臥位,使頭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雙手和雙腿有規(guī)律地拂水,不要驚慌,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會游泳者同樣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要心平氣靜,及時呼人援救。2. 若是發(fā)生抽筋情況導致的溺水,請參考以下方法:(1)大小腿抽筋時,手握住抽筋的腿的腳趾,用力地向上拉,反復幾次直至恢復;(2)手指抽筋時,迅速握緊拳頭,用力伸直,反復幾次直至恢復。(1)吸氣后屏氣鉆入水中,睜眼觀察被纏繞之處,同時用雙手幫助慢慢解脫被纏繞之處,切勿掙扎;(2)擺脫水草后,輕輕踢腿而游,盡快離開水草叢生的地方。前方若有漩渦,我們無法躲避時,要將身體伸展到最大,增加在水中的漂浮面積,經(jīng)過漩渦邊緣時爬泳,快速離開漩渦。三、未成年人及缺乏專業(yè)知識的人該如何救援?1. 立即撥打119、110,呼叫專業(yè)人員救援,同時撥打120請求醫(yī)療救援;2. 向周圍大聲呼救,尋求有專業(yè)能力的人救援;3. 將身邊的竹竿伸遞給溺水者,在保證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礎上拉回溺水者,在身邊沒有竹竿的情況下也可就地取材,伸遞衣物、木板等;4. 將救生圈、救生衣、氣球、書包、飲料瓶等漂浮物拋出,或者將繩索的一端固定好,另一端繞好后從下面向前拋給溺水者,等待救援;5. 不推薦非專業(yè)救生人員下水救援;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薦跳水救人,將頭扎進水中。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也不可手拉手試圖將落水者拉上岸。1. 保持鎮(zhèn)靜,盡可能脫去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2. 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并撥打120。遇到他人溺水時,應根據(jù)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不同狀態(tài),采取相應急救措施。1. 若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時,應該使其保暖,等待救援人員到來或送醫(yī)院觀察;2. 若溺水者呼叫無反應,但仍有呼吸時,應立刻清理其口鼻異物,穩(wěn)定側臥位,防止誤吸,等待120;3. 若溺水者無反應,無呼吸時,應立刻開始心肺復蘇進行基礎生命支持;4、要掌握正確的施救方法,一些大家熟知的“肩頂法”“頂膝法”“抱腹法”等控水急救法其實是錯誤的,甚至活著的人都可能因“控水”而誤吸、窒息死亡。



特別注意,淹溺導致心搏驟停時,胸外按壓和呼吸同樣重要,兩者都不能忽略。
心肺復蘇要持續(xù)進行,中斷時間不能超過10秒鐘。
為防止溺水,小朋友還應牢記:不在無家長或監(jiān)護人帶領下,私自外出游泳或玩水;不擅自在未經(jīng)家長許可的情況下,與同學結伴游泳或戲水;不到無人監(jiān)管和有禁止游泳告示的地方游泳或戲水;不到無安全保證的水域游泳或戲水;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戲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