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終于回到了祖國的土地
9月16日
載有第九批88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
的空軍運-20
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
出征少年身,歸來英雄魂
闊別70余載
他們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來源:央視新聞
機場為運-20舉行最高禮儀
過水門儀式
為英烈接風洗塵
兩架護航的殲-20通場飛行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了《莒縣烈士名錄》,上面標明了“陳淑彬”和“陳淑標”兩位烈士。
記者趕往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陵陽街道陳家河水村,通過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烈士陳淑彬和陳淑標有幾個侄子。陳淑彬侄子陳常宗說,他們家中有兩個伯父是烈士,一個叫陳淑彬,另一個叫陳淑標。兩人當時都沒結婚,沒有留下子女。
陳淑彬侄子陳常宗提到小時候的記憶:“小時候,我和奶奶去看電影。她問我演什么電影呀?我說戰(zhàn)斗片,她說戰(zhàn)斗片我不去。我說你為什么不去呀?她說我看著戰(zhàn)斗片我就掉眼淚呀。我說你掉什么眼淚呀?她說你們兩個大爺在朝鮮犧牲了,現(xiàn)在連個尸首都沒見。我奶奶在世的時候經(jīng)常盼著,能不能什么時候把你兩個大爺?shù)氖渍业皆鄹把。沒想到這么多年了,我兩個大爺犧牲這么多年了,家里根本沒指望能找到,沒想到最后真的找到了。”
除了從長輩們傳下來的口述記憶,還有沒有別的物證?
陳常宗從家里翻出了兩張證書,一張是山東省人民政府于1950年頒發(fā)的“革命軍人家屬證”,證書上寫著“陳希慶的兩個兒子陳淑彬、陳淑標志愿參加人民解放軍,為人民解放事業(yè)服務,其家屬享受軍屬待遇”的文字。
另一張證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頒發(fā)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證書頒發(fā)時間為1956年,上面寫著犧牲烈士的名字為“陳淑彬”。
由于年代久遠,證件有掉色和破損現(xiàn)象,對于陳淑彬、陳淑標的具體入伍時間、所在部隊和職務都無法看清了。那么,怎樣才能更準確地確定這次回國的在韓志愿軍烈士陳淑彬與這一家人的關系?
日照市莒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趙國山稱,今日對陳淑彬、陳淑標的8位親屬進行DNA采集,送到北京比對,進一步核實確認。
“離家尚是少年之身
歸來已是報國之軀”
祖國不會忘記每一個為之獻身的兒女
今天
中方代表在現(xiàn)場高聲說
“志愿軍烈士們,祖國接你們回家!”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