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孩子一樣呵護了9年,它終于結(jié)果了。11月9日,在柳州奇石館門前,看著眼前這棵古樹長勢旺盛,陳宇梅甚是欣慰。這棵300多歲高齡的“樹王”,是柳州在冊古樹名木中唯一超百年的喙核桃。9年來,一直被特殊照顧,因為它是一棵有故事的樹。

高大、挺拔,郁郁蔥蔥。站在奇石館前的廣場,遠遠就能看到這棵古樹。走近了,它“胸圍”達6米,4名成年人才能環(huán)抱。
陳宇梅是柳州市奇石園管理處園林科科長,在她的指導下,記者站在樹下仔細觀察。只見在濃密的葉片之間,分散地隱藏著幾顆喙核桃果。未成熟的果為墨綠色,稍微成熟一點的果為黃褐色,有的還裂開了一道小口。
陳宇梅說,近日,工作人員在養(yǎng)護這棵樹時,發(fā)現(xiàn)樹下掉落了核桃果,正是這棵老樹結(jié)的,這讓大家格外驚喜。
掉落下來的兩顆喙核桃果,已經(jīng)剝?nèi)チ艘粚油鈿ぃc市場上銷售的普通核桃相比,顏色差不多,但個頭稍大,表皮光滑,沒有凹凸不平的紋路。整體上看,喙核桃果形狀像桃子,底圓上尖。陳宇梅解釋,正是因為果實有一個尖尖的頭,像鳥兒的嘴巴,所以叫喙核桃。大樹結(jié)果了,也進一步證明,大樹從根部到樹體,再到頂部枝葉的生長,已經(jīng)很好地吸收了外界供給的營養(yǎng),徹底存活了。“當時,它可以說是遍體鱗傷,奄奄一息……”陳宇梅說,這棵老樹原本生長在鹿寨縣拉溝鄉(xiāng)的深山之中。2013年,不法分子將其連根挖走盜賣。森林公安歷經(jīng)重重困難,輾轉(zhuǎn)3000多公里,終于在貴州將其找回。
倒采、運輸、移植,已經(jīng)對樹體造成了很大損傷,不再適合野外生存。9年前的11月,被盜“樹王”喙核桃重歸故里,移植到奇石館門前。在種植前,殺菌、防霉、除腐、上藥……一個個“手術”加起來做了25個小時。
大樹死而復生,也跟園林工人精心養(yǎng)護密不可分。剛開始移植過來時,大樹的生命體征比較弱,被作為公園的重點養(yǎng)護對象。因為樹根存在嚴重腐爛情況,因此在澆水時,采用了噴淋系統(tǒng),減少葉面蒸發(fā)。大樹抗病害和抗蟲性也很弱,于是在噴淋時還會增加一些藥劑,同時通過打吊針的方式,給樹體增加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在根部的養(yǎng)護上,工作人員施放水溶肥和有機肥,增加根系的生長,促進樹木抽芽。剛種下去第二年,大樹開始發(fā)芽,大家也很擔心,這種現(xiàn)象很有可能是“假活”。也就是說,大樹可能沒有吸收養(yǎng)分,而是依靠樹干原來儲存的養(yǎng)分進行抽條生長。終于,在眾人的細心呵護之下,“樹堅強”挺過了一切難關,逐漸恢復生命力,一年比一年長得好,大家才敢肯定,它是真的活了。為了更好地模擬它的原生環(huán)境,工作人員還多次來到喙核桃的源生地勘察環(huán)境、檢測土質(zhì),并采集了一些喙核桃枝條回到公園進行扦插。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多棵喙核桃小苗成活,就在“樹王”的身邊。樹爺爺有了這些“子子孫孫”相生相伴,不再孤單。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喙核桃本身的自然繁殖率也非常低。園林部門希望通過人工干預,增加喙核桃單體的數(shù)量。這種方式,無論在科學研究還是在物種保存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棵老樹的年紀大,在接下來的養(yǎng)護上,工作人員依舊不會完全放開,還是要進行比普通樹木更精細的管理。例如,在3月份的落葉期,4-5月份的開花期,都要重點觀察養(yǎng)護。樹木結(jié)果,也會消耗大量的養(yǎng)分,對成長會有一定影響。近期,管理處將對大樹進行人工摘果,以便讓其更好生長。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