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犬、一生”
曾經(jīng)感動全球幾億觀眾的
電影《忠犬八公》
終于迎來了“中國版”
跨越十年的忠誠守候
溫暖治愈的人狗情深
讓眾多觀眾淚灑影院
主人離世
一只狗在車站守候10年
《忠犬八公》的故事來源于一條頗具傳奇色彩的名犬“八公”,它生前每天去車站迎接主人下班回家,主人離世,它在車站守候了十年,這個故事在國外曾被兩度搬上大銀幕,感動全球數(shù)億人。
電影《忠犬八公》的主角,是一條叫“八筒”的中華田園犬。
一次下鄉(xiāng)考察的途中,陳敬修(馮小剛 飾)遇到了這只蜷縮在車底,看起來剛剛滿月的小狗,用原本打算送給領導的肉脯將滿身泥巴的小狗從車底哄出來,并決定將它帶回家。
陳敬修很喜歡這只滿身泥巴的小狗,但作為一個重慶女婿,他也是名副其實的“耙耳朵”。
老婆怕狗,他起初只敢將八筒偷偷養(yǎng)在書房,事情“敗露”后,“裝模作樣”貼了領養(yǎng)啟事,但上門領養(yǎng)的人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矛盾不斷積累,最終引來一場“家庭戰(zhàn)爭”,陳敬修難得“雄起”一回,據(jù)理力爭,將八筒留了下來。
陳敬修每天要坐纜車去長江的另一邊上班,八筒每天都去車站送他,并帶一份新鮮的報紙帶回家,到了下午,八筒又會準時出現(xiàn)在車站等陳敬修下班,直到陳敬修在出差時遭遇意外,八筒再也沒能等到他的主人。
與前兩部電影不同的是,導演刻意弱化了八筒身上的“傳奇色彩”,電影中八筒的行為從來沒有超出一條狗該有的認知能力,在另外兩版《忠犬八公》中,“八公”似乎都對教授大限將至之事有預感,在最后一次送別的時表現(xiàn)出不尋常的躁動。
而在中國版《忠犬八公》中,八筒只是同往日一樣送陳教授上班,神秘主義的光環(huán)褪下,它只是一條普通的狗,它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它不能理解陳敬修為什么不回來,只能日復一日地等在車站。
八筒十年如一日地等待,十年如一日地叼報紙回到人去樓空的家,電影末尾,廢棄老宅中堆積如山的報紙旁邊,躺著奄奄一息的八筒,這個鏡頭讓不少觀眾當場淚崩。
壓番馮小剛和陳沖的演員
“是按斤買來的“
電影《忠犬八公》集結了影帝馮小剛與影后陳沖等一眾知名演員,但排在演員表最前面的,是一只叫“大黃”的中華田園犬。
很多人記憶里都有這樣一條土狗、大黃狗、或者叫柴狗,在阡陌交錯的鄉(xiāng)村,或是在繁華都市的深巷角落,靜靜趴在地上吐著舌頭,或者親昵倚偎在主人身邊,憨厚老實。
中華田園犬,這一在中國大地上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的種犬,在以西方為標準的中國犬業(yè)界一度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直到近年才被統(tǒng)一命名為中華田園犬。
電影之所以選擇中華田園犬來做主角,不僅是因為他們長得可愛,更是因為這種中華本土血系的狗,能帶給人無限的親近感。
事實上,為了展現(xiàn)主角八筒的一生,拍攝分幼年期、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四個階段,分別需要用到不同年齡段的狗狗,而涉及追光、游泳、奔跑等拍攝場景,也需要挑選擅長這些的小狗,所以整部影片實際參演的狗狗演員有18只。
▲18只“八筒”合影
其中,扮演老年八筒的“大黃”,是動物導演郝帥2013年左右收養(yǎng)的一只流浪狗。其他17只小狗也都是從肉狗市場或菜市場賣狗的地方解救出來的,導演徐昂開玩笑說:“演員都是按斤買來的!
這些“劫后余生”的小狗,一開始對人類很不信任,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培養(yǎng)信任關系。在《忠犬八公》殺青的那天,大黃正式宣布息影,回歸家庭陪伴犬的身份,而其他17只小狗現(xiàn)在都被領養(yǎng)出去了,電影結尾還放上了主人們發(fā)來的狗狗近況。
陪伴
是最長情的告白
演技爆表的中華田園犬、煙火氣十足的重慶風光、本土化的故事背景,經(jīng)過本土化改編的電影《忠犬八公》,具有獨一無二的“中國味道”。
故事為什么發(fā)生在重慶?而不是廣州、上海、或者北京?
在導演徐昂看來,重慶被長江隔開,每天都會有很多人為了工作與生活在南北岸之間往返,但是對于很多動物來說,終其一生可能都從沒去過對岸,就像八筒一樣,至死都不曾踏上過江的纜車。重慶,天生是一個適合講述“等待”的城市。
八筒既是主角,也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它像無數(shù)“三峽移民”一樣,來到新的地方,經(jīng)歷著新的變化。車站的報刊亭老板日漸老去,以擔貨為生的“棒棒”老鄉(xiāng)失業(yè)回家,就連昔日陳敬修帶八筒在江邊埋骨頭的地方,如今都已被漲起的江水掩住。
這部電影,是一個關于等待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陪伴的故事。
電影中不管父親、母親、兒子還是女兒,家中每個人都有點孤獨和疏離,直到這條狗的出現(xiàn),給全家人帶來治愈。
女兒帶男友回來見父母,陳敬修“挑三揀四”,不久女兒結婚,小院里的婚禮十分熱鬧,陳敬修卻很不是滋味,帶著八筒躲在樓頂抽煙。
兒子將去北京創(chuàng)業(yè),陳敬修嘴上一百個不愿意,卻在出發(fā)前夜冒雨去給兒子買他愛吃的鹵菜,第二天早上因為吃了藥睡過了頭,帶著八筒一路追到站臺,跑在前面的八筒替他為兒子送別。
狗狗是治愈心靈的良藥,陪伴、離別、守望,狗狗身上的忠誠與可愛,總能觸碰到人內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引發(fā)共鳴,“狗狗只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人類卻是他們的全部!
八筒的一生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個人的成長、家庭的變化與世事的變遷,十年如一日的守候,再次呈現(xiàn),依舊動人。
人生中
很多故事都開始于不期而遇
八筒與陳敬修的故事
也是從一場相遇開始的陪伴與等待
十年時間
世事不斷變遷
八筒卻日復一日地守在車站
等陳敬修回來
這份無人問津的愛
在車水馬龍中顯得彌足珍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