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背在包里頭的 我也不曉得她是啥子藥 她說她那個值錢得很 2022年9月8日早上,四川巴中的李婆婆在出門后遇到一個陌生女人向她問路,便和她閑聊起來。聊天中李婆婆得知,這個女人包里放著的是一味名為“百圣果”的中藥材,準備去藥房賣掉。 女人問完路后前腳剛離開,后腳李婆婆又遇到一個男人前來向她搭話。這個男人自稱是巴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生張小平,張醫(yī)生詢問剛剛離開的女人手里是不是一種名叫“百圣果”的藥材。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張醫(yī)生向李婆婆透露說,這“百圣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藥材,自己的父親常年癱瘓在床,就是吃這個藥好起來的。 李婆婆上了歲數(shù),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而這個神秘女人擁有的這種“百圣果”,正好對痛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高血壓等病癥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女人走后,李婆婆想到了自己曾經(jīng)在電視上看過的《今日說法》欄目,想起那些騙人手段,覺得上午的事情很不對勁,當天下午便報了案。 無獨有偶,肖婆婆也遭遇了神秘女人和所謂張醫(yī)生的聯(lián)合套路,將自己的金戒指抵押給了女人,換取了10顆“百圣果”。 這神秘女人和張醫(yī)生到底是什么來頭?所謂的能醫(yī)百病、藥效明顯的“百圣果”到底是何物? 民警根據(jù)被害人的陳述進行分析,認為這應該是一起典型的詐騙案件,并且所謂張小平的人民醫(yī)院工作證應該也是假的。 辦案民警把三人帶回了公安機關。夏某承認了自己的詐騙行為,他利用醫(yī)生角色獲取信任,杜撰出療效神奇的“百圣果” 來騙取錢財,其實自己根本不懂醫(yī)術,父親生病的事也是捏造的;而他的兩個同伙中,周某曾經(jīng)和他一起進行過詐騙,有過詐騙的犯罪前科;另一個同伙是他的女朋友王某。王某、夏某兩人一個賣藥、一個買藥,相互配合,專門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三人詐騙團伙已盡數(shù)歸案,那他們向老人兜售的名貴藥材“百圣果”究竟是什么呢?原來,這白色小果“百圣果”就是中藥材中的五眼果,一般指南酸棗,具有清濕熱、消腫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但并沒有其他如治療高血壓、關節(jié)炎、糖尿病等神奇的功效。夏某將其取名為“百圣果”,聲稱其能夠治療高血壓、關節(jié)炎等,也是在夸大療效、引人上鉤,其實當時夏某等人購入的價格僅為10元一斤。團伙三人各有分工
這三人組成的詐騙團伙經(jīng)常流竄于川東北地區(qū)一帶作案,據(jù)嫌疑人交代,他們已作案十余起,但最終只有三人選擇報案。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1:這個詐騙案,它的受騙對象依然是老年人。其實類似于這樣行騙過程的案子,我們還是報道挺多的,套路比較老套,但是依然會有人上當受騙,為什么呢?
A1: 本案當中的詐騙手段確實很老套,但是卻非常有效。主要是因為這一類詐騙的受騙對象的特定性,也就是老年人。因為這一類群體對于現(xiàn)在的詐騙手段普遍缺乏認識,又缺乏有效的辨識和應變能力。老年人對于防騙的自我評價往往是感性高于理性的,因為他自己覺得不會被騙,覺得自己社會經(jīng)驗豐富、閱歷廣,不會被騙。受騙的老人往往就存在這種僥幸心理。 還有一些老年人,除了有這種僥幸的心理之外,還更加關注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有些人甚至不信醫(yī)院,信神藥;不信大夫,信神醫(yī)。詐騙分子就是找到這種易受騙的人群,然后拉近距離、建立好感,利用話術和角色扮演取得信任,在詐騙之后逃之夭夭。這是所有的詐騙犯罪的一個基本套路。 無論是接觸性的犯罪還是非接觸性的犯罪,無論是這種傳統(tǒng)的街頭詐騙還是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其實都是一個套路,說白了就是心理的誘導和控制的自然發(fā)展演進的過程。 Q2: 我們所看到的整個詐騙過程其實是分角色的,而且是一步步引誘老人進入這個圈套當中的。請您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本案,尤其是被害人的心理的發(fā)展的過程。 A2: 從被騙者的角度來講,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懷疑期,第二個叫松弛期,第三個叫受騙期。 在懷疑期當中,首先詐騙分子會選擇、物色對象,然后借機接近、了解被騙對象來決定是否對其下誘餌。在懷疑期當中,被騙者往往是有一定警惕性和戒備心理的。如果在這個階段老年人擁有足夠強大的戒備心理,就能防止這種詐騙的發(fā)生。 隨后,進入第二個階段——松弛期。經(jīng)過前一段時間的接觸,詐騙犯會想方設法地將與受騙對象的交流深入下去,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博得對方的信任和好感。比如本案當中假醫(yī)生夏某的出現(xiàn),就是直擊了被害人的心理弱點,是為了使李婆婆盲目地相信所謂專業(yè)人士的判斷。并且,李婆婆又急于得到能夠包治百病的“神藥”,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心理。所以在這個階段,她之前的戒備心理已經(jīng)開始松弛了。 最后就進入了受騙期。當詐騙分子發(fā)現(xiàn)被害人疏于防范、易受心理誘導的心理缺口之后,就會強化他自己詐騙的犯罪心理。隨后就按照之前設計好的這個騙局,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到了這個階段,被害人的心理防線已經(jīng)崩潰了,已經(jīng)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完全受犯罪嫌疑人的擺布了。 從整個詐騙的過程來看,被害人和詐騙者之間的心理的距離在逐漸地縮短,最后以至雙方心理的彼此融合。而這種雙方心理的彼此融合,就是詐騙得逞的最重要的基礎。在這個過程當中,失去了任何一方的心理基礎,詐騙就不會成形。 Q3: 從公安機關的角度可以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這一兩位老人被騙。就本案來說,已有很多老人被騙,但是最后報案的卻很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如果老年朋友們被騙了,第一時間應該做什么? A3: 對于這一類的犯罪,老年人被騙為什么這么多人不報案,是因為被騙者還仍然深信、深陷在騙局當中,他自己認為我自己很理性、很警惕,不會受騙的。結果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那怎么辦呢?只能說是破財免災,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 所以不去報案。 那么如何去防騙,或如何去補救呢?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中,首先,不要盲目輕信陌生人;第二,不要盲目地輕信所謂權威專家的背書;第三,不要盲目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都會落到你身上。只要遇到說要交錢、交費、轉賬,只要有這樣的字眼就要馬上提高警惕。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騙了,就不要再考慮面子了,一定要及時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詳細地描述自己被騙的過程與犯罪嫌疑人的各種特征。越早報案,挽回自己經(jīng)濟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