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20日,瑞士伯爾尼,一位正在度假的法國游客按照約定走進了中國駐瑞士聯(lián)邦大使李清泉的辦公室。來人坐定之后,向李清泉大使提出了一個請求,他希望以個人名義訪問中國并且會見中國領導人。
原來,這位法國游客名叫埃德加·富爾。
一見面,富爾就表達了要與中國領導人就國際問題和中法關系交換意見的想法。簡單的一句話,李清泉卻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法國政府要主動與中國政府進行接洽。
送走富爾,李清泉立刻起草電報,他要將富爾傳遞的消息第一時間告知國內。
01
1963年8月22日深夜,周恩來總理仔細閱讀了李清泉大使的電報。他敏銳地覺察到,富爾請求來華絕非僅僅是為了延續(xù)私人友誼那么簡單,很可能是在釋放法國政府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
早在1957年5月20日,卸任法國總理后不久,富爾偕夫人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對新中國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訪問。
訪問期間,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分別會見了富爾夫婦。這次私人訪問讓富爾看到了新中國的欣欣向榮。
回國以后,富爾出版了一本名為《蛇龜》的書,反響熱烈。
《蛇龜》的書名看似晦澀,但大有來頭。它出自毛澤東主席在武漢考察時所作詩詞《水調歌頭·游泳》:“龜蛇靜,起宏圖”。富爾的意思是中法之間,應該像武漢的龜山和蛇山那樣架起溝通的橋梁,天塹變通途。
1957年訪華給富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隔6年他再次提出前往中國,那么中國政府將怎樣回復這位老朋友呢?
周恩來總理指示外交部復電李清泉,同意富爾10月下旬訪華。1963年8月29日,外交部在復電中寫道,“同意法前總理富爾于十月中、下旬訪華。請李大使即代表外交學會會長口頭邀請!
收到電報,李清泉第一時間向富爾表達了中國政府同意他訪華的態(tài)度,并向富爾發(fā)出了邀請?蓻]過多久,富爾夫婦又專程來到了瑞士并再次約見李清泉。
02
1963年9月12日,富爾夫婦在瑞士日內瓦與李清泉大使共進晚餐。晚餐進行得輕松愉快,可就是時間有些長,長時間共進晚餐一定是談了些重要的話題。
當晚,李清泉再次向外交部發(fā)去了一封緊急電報。
李清泉
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大使館大使
在席間他就說了,上禮拜我見到了戴高樂將軍。將軍要他給我們講清楚,這次訪華是作為戴高樂的代表訪華的。這樣一來,他的這次行動就是有了官方性質了,就不是私人性質了。
在富爾離開愛麗舍宮前,戴高樂將一封自己的親筆信交給了富爾,以證明他特使的身份。“親愛的主席先生:我再次重申我對你在下次旅行期間將和中國領導人進行接觸的重視!
戴高樂用給富爾寫信的方式證明了富爾法國代表的身份,同時戴高樂也再次表達了發(fā)展法國與新中國外交關系的意愿。
03
1963年10月21日,中國外交人員前往深圳羅湖口岸迎接富爾夫婦。
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他們要設法探明富爾此次來訪真正目的,這直接關系到中方應該選取的接待方案。
交談中,富爾特別強調,此次來華負有迫切使命,要同中方就全面開展兩國關系問題進行交談與探索。至此,中方確認了富爾此行就是代表戴高樂來談“中法關系問題”。
蔡方柏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國大使館 原大使
富爾到了廣州之后,表示他是戴高樂的特使,要見毛主席,要談重要問題。在摸清了這個情況之后,馬上把他級別給他提升了,從廣州調了一個專列車廂。富爾真的很靈的,所以他一看這個規(guī)格就不一樣了。沒有讓他住北京飯店,而是讓他住了釣魚臺的國賓館,所以他就感覺到中國人已經理解他的意思了。
1963年的10月22日,一架由廣州飛來的中國民航客機緩緩降落,法國前總理富爾緩步走下舷梯?粗贿h處飄揚著的五星紅旗,富爾清楚,中國和法國兩個奉行獨立自主的國家終于邁出了這重要的一步。兩個偉大的國家走到一起,也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