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榴蓮檔“水太深”?
記者突擊驗秤
近幾個月,不少網友紛紛發(fā)帖吐槽,自己在街邊流動攤販購買榴蓮遭遇“鬼秤”,包括在江門市外海中心市場附近,廣州市蕭崗市場附近、長興購物中心附近,以及佛山市大瀝商業(yè)步行街附近等,甚至有網友說7.7斤的榴蓮,居然少了接近3斤。
不少街坊也都表示,平時會選擇在市場或者超市購買榴蓮,因為擔心在流動攤販購買榴蓮,會出現(xiàn)缺斤少兩或者貨不對板等情況。
記者在禪城區(qū)領鮮薈華遠中心市場公秤處,稱得手機重量0.25kg,即0.5斤。隨后,走訪了禪城、南海多地的榴蓮售賣場所,包括流動攤販、固定攤販、水果店鋪、榴蓮專賣店等。
其中,鑫源市場附近、榴苑路公交站附近、城南集市附近,這3處榴蓮流動攤販售賣的榴蓮價格,從每斤13.8元至19.8元不等,均寫著泰國金枕榴蓮,現(xiàn)場稱量手機的重量是準確的。
而在禪城的兩處榴蓮專賣店,記者現(xiàn)場實測手機重量后發(fā)現(xiàn),秤也是準確的。
,
在部分水果店鋪測量發(fā)現(xiàn),記者的手機稱得的重量,反而還輕了一些,一處固定攤販測得0.49斤,一處水果超市測得0.496斤。
一處街邊水果店鋪最開始測得0.4斤,工作人員點擊開關按鍵后,重新測量是0.5斤。
水果店:4兩
記者:重新開機一下?
水果店:嗯這樣對,半斤,我虧不是你虧。
不過,記者在鑫源市場附近的一個水果流動攤販,測量后發(fā)現(xiàn)手機的重量的為0.55斤,顯示0.56減去原來0.01,比實際總量多了0.05斤。隨后,老板點擊了一個按鍵,重新測量后同樣準確了。
水果流動攤販:
市斤稱夠稱的,剛才是去皮呀,哪里不準,騙到你錢了沒有,頂住了呀,肯定有一點點偏差,風吹一下就有了。
經過記者實測
大部分攤販、水果店售賣的榴蓮
暫時都未發(fā)現(xiàn)騙秤
路邊攤檔的榴蓮能不能放心買?
街坊選購時要注意什么呢?
為了揭秘流動榴蓮攤販套路,記者來到了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找到了有著多年榴蓮批發(fā)經驗的檔主,他表示這些不法榴蓮攤販騙秤主要的套路就是一套組合拳:鬼秤、夜間出沒、欺負不懂行。
套路一:
鬼秤加話術
鬼秤,眾所周知就是缺斤少兩的秤,常規(guī)的是“8兩秤”,過分一點的就是“6兩秤”或者“5兩秤”,檔主可以暗中調節(jié)。另外,一般話術就是“去殼只留肉”。
榴蓮批發(fā)商 小楊:
這種套路常見的方法就是稱好之后要求剝殼,經常說那個殼有用,榴蓮本來就很便宜,要拿回去回收或者說做藥材,但是剝了殼,回家是復不了秤的。
套路二:
低價榴蓮“尾貨”混雜
相信大部分街坊對于榴蓮缺少專業(yè)知識,一個榴蓮擺在你的面前都很難確認好壞,特別是成熟度不夠高的榴蓮更難以辨認,不法攤販就利用這點,低價吸引消費者。
榴蓮批發(fā)商小楊:
低價的榴蓮是處理貨沒法吃,發(fā)霉、死包、爛刺,死包是完全吃不了,等到開裂都不會捂熟。
套路三:
天黑出動“打燈”遮掩
榴蓮批發(fā)商 小楊:
一般都是晚上出動,白天一般來說比較少,榴蓮肯定用黃燈。
其實這些套路,大家只要掌握的一定技巧,很容易就能辨別出來。批發(fā)商介紹,選榴蓮難度并不大,將榴蓮翻過來,很容易就能看出房數(shù),想要選榴蓮皮薄不薄,就看刺密不密,刺越密皮越薄。
榴蓮批發(fā)商小楊:
判斷它生熟就要搖,搖的框框響,熟了的話是有感覺的,挑著最密的兩根刺按壓,能很輕松的夾在一起的話,這榴蓮就比較熟。
今天上午,佛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計量科相關負責人上線《早晨從946出發(fā)》節(jié)目。據(jù)業(yè)務科室負責人介紹,首先這些流動攤販的食品安全就難以保障,而他們使用的秤多數(shù)是不會送檢的。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市場監(jiān)管局連續(xù)第二年開展“計量為民、你點我檢”活動,通過發(fā)動市民舉報“蠱惑秤”,嚴厲打擊“短斤缺兩”等計量違法行為。新修訂的《市場計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 已經大幅強化消費者的維權保障,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將對經營者是否使用作弊功能的計量器具,市場主辦方是否包庇縱容經營者實施計量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調查。
經市場監(jiān)管部門調查核實,確實存在違法行為的,除了對相關市場主體進行行政處罰外,也會申請組織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就賠償?shù)膯栴}進行調解,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律師分析,這些流動商販流動擺攤的經營行為同樣應該遵守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如果不法商販使用鬼秤就涉嫌欺詐銷售,如果證實,商販就需要承擔假一賠三的法律責任。如果嚴重的情況下,他故意采取欺詐的消費行為,獲利特別多數(shù)額特別大,導致社會危害性特別巨大,可能涉嫌犯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