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略》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
《子略》·四卷、《目錄》·一卷(內(nèi)府藏本)
宋高似孫撰。似孫有《剡錄》,已著錄。是書卷首冠以目錄,始《漢志》所載,次《隋志》所載,次《唐志》所載,次庾仲容《子鈔》、馬總《意林》所載,次鄭樵《通志·藝文略》所載,皆削其門類而存其書名。略注撰人卷數(shù)於下。其一書而有諸家注者,則惟列本書,而注家細字附錄焉。其有題識者,凡《陰符經(jīng)》、《握奇經(jīng)》、《八陣圖》、《鬻子》、《六韜》、《孔叢子》、《曾子》、《魯仲連子》、《晏子》、《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戰(zhàn)國策》、《管子》、《尹文子》、《韓非子》、《墨子》、《鄧析子》、《亢桑子》、《鹖冠子》、《孫子》、《吳子》、《范子》、《鬼谷子》、《呂氏春秋》、《素書》、《淮南子》、賈誼《新書》、《鹽鐵論》、《論衡》、《太玄經(jīng)》、《新序》、《說苑》、《抱樸子》、《文中子》、《元子》、《皮子》,隱書凡三十八家。其中《說苑》、《新序》合一篇,而《八陣圖》附於《握奇經(jīng)》,實共三十六篇。惟《陰符經(jīng)》、《握奇經(jīng)》錄其原書於前,馀皆不錄。似乎后人刪節(jié)之本,未必完書也。馬端臨《通考》多引之,亦頗有所考證發(fā)明。然似孫能知《亢倉子》之偽,而於《陰符經(jīng)》、《握奇經(jīng)》、《三略》、諸葛亮《將苑》、《十六策》之類,乃皆以為真,則鑒別亦未為甚確。其盛稱《鬼谷子》,尤為好奇。以其會稡諸家,且所見之本猶近古,終非焦竑《經(jīng)籍志》之流輾轉(zhuǎn)販鬻,徒構(gòu)虛詞者比。故錄而存之,備考證焉。
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
○目錄類一
鄭玄有《三禮目錄》一卷,此名所昉也。其有解題,胡應(yīng)麟《經(jīng)義會通》謂始於唐之李肇。案《漢書》錄《七略》書名,不過一卷,而劉氏《七略別錄》至二十卷,此非有解題而何?《隋志》曰:“劉向《別錄》、劉歆《七略》,剖析條流,各有其序,推尋事跡。自是以后,不能辨其流別,但記書名而已!逼湮纳趺,應(yīng)麟誤也。今所傳者以《崇文總目》為古,晁公武、趙希弁、陳振孫并準為撰述之式。惟鄭樵作《通志·藝文略》,始無所詮釋,并建議廢《崇文總目》之解題,而尤袤《遂初堂書目》因之。自是以后,遂兩體并行。今亦兼收,以資考核。金石之文,隋唐《志》附《小學》,《宋志》乃附《目錄》。今用《宋志》之例,并列此門。而別為子目,不使與經(jīng)籍相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