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四月底,南京仁錦苑小區(qū)開始進行電動車充電樁改造,時間已經過去幾個月,老的充電樁大部分被拆掉,可新的充電樁卻遲遲沒有裝好,小區(qū)居民的日常充電成了問題。從現場來看,在該小區(qū)10棟居民樓前,電動自行車停放的到處都是,甚至直接堵了小區(qū)的單元門。居民指著一塊空地表示,原本空地上有不少充電樁,他們也習慣在此充電。但在今年四月,物業(yè)從安全角度考慮,要對小區(qū)內的充電樁進行升級改造,將老的充電樁換成充電停車一體的停車棚。

修建充電棚當然是好事,可原本預計兩個月完成的改造為何突然停工?舊的充電樁已經被拆除。而新的充電樁卻遲遲建不好,這給小區(qū)居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影響。
最后沒裝起來,說是材料沒有了還是資金沒有了,我們搞不清楚,都是跑別的地方充電。
而在仁錦苑小區(qū)B區(qū),雖然大部分的電動車停車棚已經建好,但是都無法充電。對此,零距離記者隨后找到了仁錦苑小區(qū)B區(qū)電動車棚施工的負責人了解情況。
原來預計是在六月還是七月完工。我只負責現場干活,具體合同怎么簽,賬面打款之類的我不負責。遇到的問題有很多,地坪重新做,挖斷線了、挖斷監(jiān)控了,維修耽誤很長時間,后來又是梅雨季節(jié)。還有就是剛開始劃線的時候,業(yè)主阻撓,很多外界因素。零距離記者從小區(qū)物業(yè)負責人口中了解到,物業(yè)也曾多次發(fā)函,告知施工單位,要求盡快完工。但是施工過程中工程量不斷增加,實際情況也與施工合同上的條款存在分歧,導致原本計劃兩個月結束的改造工程拖到現在。
南京太湖世家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葛塘分公司項目經理 黃玉娣:
一開始沒這么大面積,也沒有那么多的棚子。后來建造的過程中,業(yè)主提出來要增加。工程量不是大家能夠控制的,而是在于實際的需求有多少。
本來是要造一個區(qū),能夠容納一千輛電瓶車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方便,在路面多建一點。對于這樣的狀況,施工方與物業(yè)公司現場進行了溝通,確認了下一步的施工計劃。
已經通知下單了,因為設備不是南京本地的廠家,所以從外地發(fā)過來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到了就安排安裝,后面盡量協調好,盡快裝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